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下列对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则生物就没有进化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接受选择的是生物的表现型
C.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如消除了地理隔离,也不可以有基因的交流
D.并非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才产生生殖隔离
3.科学家发现某地某种蝴蝶在1863年和1963年不同体色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深体色和浅体色个体分别属于不同的性别
B.环境变化后,中间体色的蝴蝶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C.蝴蝶深、浅色个体逐渐进化成中间体色个体
D.深体色和浅体色类群逐渐产生生殖隔离
2.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原先属于同一个物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到不同的小岛上,形成了不同的物种。对于新物种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不同小岛上的种群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对不同小岛上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别
C.不同小岛上种群的基因库会形成明显差异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D.分布到各个小岛上的不同地雀开始时种群的基因库无差异
1. 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⑤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 ⑥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因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 D.①④⑥
55、(6分)Ⅰ.(1)内正外负(外负内正)。(2)促甲状腺激素。(3)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Ⅱ.(1)不同器官(或不同部位、或根和茎);(2)乙烯;多种激素共同。
54、(6分)(1)(1)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2。(2)2。(3)有丝;4。
53、(6分)(1)静息;兴奋。(2)突触小泡;下(另)一个神经元。(3)双。单。
52、(6分)(1)二和三(答出其中之一即给分);紫花。(2)紫花:Aa;白花:aa。(3)2/3。(4)
50%。
51、(6分)(1)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2)流动性。(3)蛋白质和磷脂。(4)选择透(过)。
55、(6分)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实现的,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
Ⅰ.人体在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过程中存在各种类型的信息传递。据图回答:
(1)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细胞刺激产生兴奋时,①所表示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 ▲ 。
(2)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是由于垂体分泌的信息分子②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结果。②表示 ▲ 。
(3)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抗原经巨噬细胞处理,通过辅助性T细胞传递给活性B细胞,活性B细胞受到刺激后,经过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是 ▲ 。
Ⅱ.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调节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也是“信息分子”。
(1)某浓度生长素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根的生长反而有抑制作用。这种现象表明了
▲ 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2)在果实成熟阶段,生长素、赤霉素的含量明显下降,同时 ▲ 和脱落酸的含量却大幅增加。这种现象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 ▲ 调节。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