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5352  195360  195366  195370  195376  195378  195382  195388  195390  195396  195402  195406  195408  195412  195418  195420  195426  195430  195432  195436  195438  195442  195444  195446  195447  195448  195450  195451  195452  195454  195456  195460  195462  195466  195468  195472  195478  195480  195486  195490  195492  195496  195502  195508  195510  195516  195520  195522  195528  195532  195538  195546  447348 

32.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基本代表出生或迁入

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D.若X表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则②表示光合作用

试题详情

31.某种甲虫受到突然的震动刺激后即作出“假死”的反应,而食虫鸟往往不食死虫.对此,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若假死性状受基因D决定,则选择作用能使其频率较高

B.若食虫鸟食死虫曾引起不适反应,则鸟的不食死虫属于后天行为

C.甲虫的假死行为属条件反射,食虫鸟的出现是其条件刺激

D.食虫鸟与甲虫之间属于捕食关系,二者的行为各有其适应意义

试题详情

30.在下列实验中,必须用显微镜观察且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实验材料
主要试剂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Ⅳ、50%的酒精
红色脂肪颗粒
B
黑藻叶片
2mol/L的氯化钠溶液
细胞质流动
C
紫色洋葱鳞片叶
解离液、龙胆紫染液、清水
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D
绿色菠菜叶片
丙酮、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条色素带

试题详情

29.在低浓度的CO2的环境中,下列哪一组植物的生长状况要良好一些

A.小麦、高粱   B.小麦、大豆   C.高粱、玉米   D.菜豆、马铃薯

试题详情

28.下图表示甲、乙、丙三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作用。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属于甲类        

B.乙类使土壤中的氮素含量减少

C.根瘤菌属于丙类         

D.自生丙类微生物都有自养能力

试题详情

27.下列有关手段及对应生物学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A.一年一熟改为一年二熟或两年三熟,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B.栽培植株型为矮杆、叶小、叶厚并直立的作物新类型,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C.移栽较大型作物时去除部分枝叶,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D.农田轮作,减少病虫害发生、充分利用土壤矿质营养

试题详情

26.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下列有关NADP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DPH形成于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上

B.NADPH为暗反应合成有机物提供能量并作为还原荆

C.NADPH消耗主要发生于叶绿体的基质中

D.NADPH的生成标志着光能转变成电能

试题详情

25.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用蚕豆根瘤菌拌种的豇豆、菜豆、大豆和小麦,能提高其产量的一组作物是

A.菜豆和豇豆   B.豇豆和小麦    C.菜豆和大豆   D.大豆和豇豆

试题详情

24.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试题详情

23.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

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                    B.血糖浓度的变化

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                       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