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 已知小麦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该小麦杂合体进行测交,所结种子的种皮,胚乳和子叶的基因型依次是
A、DD、D d d 、d d B、d d 、D d 、d d
C、D d 或d d 、DD d 或d d d 或D d d、D d或d d
D、D d、DD d、d d
4.下面是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下列有关纯合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经减数分裂只产生一个配子 B 自交后代性状分离
C 纯合体与纯合体杂交,后代全是纯合体 D 杂合体自交后代不会有纯合体出现
2.DNA中含有RNA中没有的物质是
A. 脱氧核糖、胸腺嘧啶 B.脱氧核糖、尿嘧啶
C. 磷酸、胞嘧啶 D.磷酸、腺嘌呤
1.DNA分子的特异性决定于
A.五碳糖的种类. B.碱基的种类
C.碱基的比例 D.碱基的排列顺序
46、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县积极发展畜禽养殖和栽桑养蚕两大支柱产业。在生产总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该县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之路。请分析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__________(至少写2种)。
(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_________开始。
(3)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更能净化环境,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5、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期发情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泌和___________的产生。
(2)若一次给受体移入多个胚胎,产生的多个后代,其基因型相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用一个胚胎分割得到的多个胚胎,其基因型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我国科学家2001年在山东莱阳农学院培育出克隆牛“康康”和“双双”的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a、b所指细胞工程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康康”和“双双”之间能否进行器官移植?为什么?
(3)“康康”和“双双”的培育成功说明了什么问题?
甲牛去核卵细胞数个 乙牛体细胞核数个
a
重组细胞数个
适当刺激
早期胚胎数个
b
A母牛子宫 B母牛子宫
妊娠、出生
康 康 双 双
43、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单子叶植物,是生产和科研的好材料。现有两个玉米品种,其基因型分别为其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科学家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后进行 原生质体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培育出了玉米新品种。
(1)上述育种方法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其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项研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培养过程中,融合细胞首先通过细胞分裂形成________,这个过程叫_______。
(3)在植物组织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同细胞所含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品种的花粉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后,可产生______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仅考虑两两融合),这些融合细胞再经过组织培养可以得到______种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玉米新品种。
42、胰岛素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但是胰 胰素被注射到人体后,会堆积在皮下,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进入血液,而进入血液的胰岛素又容易分解,因此,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如图是用蛋白质工程设计速效胰岛素的生产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构建新的蛋白质模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图中构建新的胰岛素模型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利用大肠杆菌生产速效胰岛素,需用到的生物工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发酵工程。
(3)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自然界中不曾存在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