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4. 图Ⅰ-4-2所示3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变动而发生的代谢速度变化。在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动物Y比动物Z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动物X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差
C.在温度t1时,动物X、Y、Z代谢速度相同
D.在低于t2的温度条件下,动物Z代谢速度逐渐增加
25.右图表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对曲线仔细分析后,你认为对曲线BC段的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来源:
A.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B.乳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C.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D.乳酸与Na2HPO4反应生成NaH2PO4
23.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
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 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上述效应T细胞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淋巴因子.
B.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内的病毒还要经过体液免疫予以消灭
C.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可以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D.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21.人感染一次天花,终生“永志不忘”,再有天花病毒侵入时,能在病毒为患之前迅速将其消灭,这是因为
A.体液中一直保留着针对天花的抗体 B.保持着对天花记忆的部分B细胞可伴随人一生
C.针对天花的效应B细胞可伴随人一生 D.吞噬细胞可随时“吞食”掉入侵的天花病毒
20.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d后将其同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并且无法检验出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切除5d后,将溶解于某溶剂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给老鼠连续注射5d,过10d后观察,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由此可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的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进行对比实验,以作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哪项为最适宜的对比实验组
A.既没有切除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
B.从进行切除后的第1d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溶剂的实验组
C.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d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溶剂的实验组
D.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与上述溶液不同)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刚做完切除手术的实验组
19.治疗艾滋病(HIV病毒为RNA病毒)的药物AZT的分子构造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很相似。下列对AZT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转录 B.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自我复制
C.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逆转录 D.利于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表达过程
18.下列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②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③当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肾可通过尿排出多余的钠,摄取食盐少时,尿中几乎不含NaCl,因此人体的钠的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对针刺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7.科学家研究甲,乙两种生活在不同栖所的哺乳动物,分别强迫灌饮海水1公L后,再分析尿量和其成分,结果如下表。如果将甲,乙两动物放在竹筏上,任其漂流在海上,只供饲料不供饮用水,结果会如何
A.甲比乙先因缺水而死亡 B.乙比甲先因缺水而死亡
C.甲乙均能饮用海水而存活 D.表中资料不足,所以不能判断
16. 18.一个经济效益很好的人工鱼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d B.a>b+d C.a<b+d D.a=b+c+d
|
海水 |
尿液 |
||
|
灌饮 |
氯浓度 |
排出 |
氯浓度 |
甲 |
1000 |
535 |
1350 |
400 |
乙 |
1000 |
535 |
165 |
820 |
15.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