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
和
,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
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
同域分 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
和d是同一物种
D.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
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2.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B.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
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 B.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能识别和切割 RNA D.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39.(11分)下列是有关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请回答相关问题:
⑴要进行动物细胞培养首先必须获得细胞悬浮液,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通常含有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葡萄糖和 等。
⑵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
的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一种 融合,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融合细胞,再大量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具有 的特点。
⑶应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也可以用于检测能引起染色体变异的有毒物质。现有一种化学物质,不能确定其是否有毒性,请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研究。
实验及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取幼龄动物的胚胎,剪碎后用胰蛋白酶处理,得到 的胚胎细胞;
②配制动物细胞悬浮液;
③ ;
④ ;
将A、B两个培养瓶放入动物细胞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⑤分别从A、B培养瓶中取出细胞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
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略)
2009-2010学年高二联考
38.(8分)右图为某高等动物体内三个处于不同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有 个DNA分子,经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2)乙图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 色单体,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3)丙图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所处分裂时期为: 。若该细胞正常分裂,最终形成 种类型的子细胞。
37.(9分)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上图三种细胞属真核细胞的是 ,属原核细胞的是 ,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2)将上图三种细胞分别置于清水中,三种细胞细胞形态变化最大的是 ,若将甲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会发生甲中 与 (填标号)分离的现象。
(3)如果乙图中⑦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则与该物质的加工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 ,与该物质的加工及分泌密切相关的生物膜有 。
(4)若丙中①表示某种细胞器,则乙中表示该细胞器的标号是 。
36.(7分)下图为某化合物分子结构式,据图回答:
(1)该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它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的水解产物有______种,其水解产物的分子量之和比该物质的分子量多了
。
(3)该化合物在细胞中合成场所是_________,该反应方式叫_________,鉴定该物质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
35.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
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图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图丙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图丁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5分)
34.生产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对培养细胞进行选择,下列表示正确的是(↓表示选择)
33.用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弹头”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B.“瞄准装置”是指识别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C.“生物导弹”既可以消灭肿瘤细胞,又不会伤害健康细胞
D.“生物导弹”的制备利用了细胞工程技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