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5653  195661  195667  195671  195677  195679  195683  195689  195691  195697  195703  195707  195709  195713  195719  195721  195727  195731  195733  195737  195739  195743  195745  195747  195748  195749  195751  195752  195753  195755  195757  195761  195763  195767  195769  195773  195779  195781  195787  195791  195793  195797  195803  195809  195811  195817  195821  195823  195829  195833  195839  195847  447348 

6.下列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的是                                                 ( )

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 

B.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运动

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作用   

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

试题详情

5.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关于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个神经元都要产生兴奋 

B.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a→b→c→d

C.在b、c、d之间的神经冲动传导都是双向的  

D.神经冲动由c传向d需要消耗ATP

试题详情

4.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

试题详情

3.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兴奋部位的局部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试题详情

2.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                         ( )

A.电信号→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试题详情

1.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则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试题详情

28.(11分)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各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试剂,摇匀后,进行        处理。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

 
微生物A提取物
微生物B提取物
微生物C提取物
颜色深浅程度
+
+++
++

[分析讨论]

(1)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号试管。

(2)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的颜色是       ,但深浅不同。

(3)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                  

(4)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    

(5)从解决能源问题的角度,开发这种纤维素酶的意义在于             

                              

29(11)、科学家将外源目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进行重组,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下图表示构建重组质粒和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步骤①和②中常用的工具酶是                  

(2)图中质粒上有抗氨苄青霉素和抗四环素两个标记基因,经过①和②步骤后,有些质粒上的             基因内插入了外源目的基因,形成重组质粒,由于目的基因的分隔使得该抗性基因失活。

(3)步骤③是                     的过程,为了促进该过程,应该用      处理大肠杆菌。

(4)步骤④:将三角瓶内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C上培养,目的是筛选

                 ,能在C中生长的大肠杆菌有     种。

(5)步骤⑤:用无菌牙签挑取C上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到D(含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和E(含四环素)两个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含目的基因的菌落位于      (D、E)上(2分)。请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圈出含目的基因的菌落(2分)。

试题详情

26(10分).请根据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作答:

(1)如果该细胞是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则紫色色素存在于[  ] ________ ,图中⑥是染色质,其主要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细胞中的主要多糖有____________ (2分)

(3)能合成磷脂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 。②是_______ , 含有________层磷脂分子。从②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 ________ 。

(4)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则发现该细胞对Na+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

27.(13分)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_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个氨基和_____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_________ 

(5)肉毒类毒素可用_________试剂鉴定,反应颜色为____________,该试剂成分以及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2分)。

试题详情

25. 为了研究酵母菌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 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

  A.细胞核内不出现3H标记        B.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

  C.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

  D.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第Ⅱ卷(本卷共计45分)

试题详情

24.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

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D.蓝藻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