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8.D 19.B 20.B 21.B 22.C 23.D 24.C 25.D 26.C 27.C 28.D 29.D 30.B 31.(1)B鼠已经注入过S疫苗,体液中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当再次遇到S病原体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抗体 体内无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2)时间间隔太短,B鼠体内还未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足够的抗体 死亡 32.D 33.D 34.(1)被HIV感染的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抗体 (2)被感染 互补DNA的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外壳,RNA与蛋白质外壳结合组装形成新的HIV,并释放出去 35.(1)记忆细胞 浆细胞 (2)T 缺乏T细胞传递抗原信息 (3)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36.(1)蛋白质或糖蛋白 B 浆 (2)排异(排斥) 效应T(T) (3)C B 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 记忆 D 37.(1)①抗体 体液 ②吞噬细胞 T B细胞 浆细胞 (2)①对照原则 ② 对未免疫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强的炭疽芽孢杆菌 ③ 未免疫的绵羊将全部死亡
1.B 2.①免疫器官 ②免疫活性物质 ③淋巴细胞 ④吞噬细胞⑤淋巴结 ⑥B细胞 ⑦T细胞 ⑧淋巴因子 ⑨溶菌酶 3.A 4.D 5.C 6.A 7.D 8.C 9.B 10.C 11.A 12.B 13.B 14.A 15.C 16.C 17.B
36.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 。当 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 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 反应而脱落,这是 细胞所起的作用。
(3)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其特点是 ,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 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 。
35.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实验的主要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请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鼷鼠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一定量的 ,当第二次接种时,其就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 ,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丁组与戊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 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 。
(3)若将题中的病原体痢疾杆菌换为病毒,接种病毒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 途径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 途径来彻底消灭。
34.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后,其遗传物质RNA逆转录形成的DNA可整合到患者细胞的DNA中,这样每个被感染的细胞就成为生产HIV的“工厂”。下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Ⅰ的AB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效应T细胞作用于
,使HIV失去了寄生的场所,再被 结合,使HIV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
(2)B点中有少量HIV的遗传物质逆转录形成的互补DNA潜伏在 细胞中,潜伏期过后,经过
_的过程,使HIV在血液中的浓度迅速上升。
33.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 )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32.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31.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B 健康 B B正常生活
S疫苗 S病原体
A 健康A A死亡
(1)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后,由于
,所以B鼠能正常生活,A鼠感染病原体S会引发传染病死亡,其原因是 。
(2)假如在给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就给其注射S病原体,则由于
,B鼠会 。
能力提升
30.取一块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关键作用的是 ( )
A.造血干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吞噬细胞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