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0.(7分)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原理是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 反应,
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
(2)鉴定成熟梨果内存在还原性糖所用到的试剂是 ,该试剂与细胞内可溶性糖中的还原性糖如 发生反应,形成 色沉淀。
(3)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到的试剂是 ;若用物理方
法鉴定脂肪的存在,请叙述鉴定的方法: 。
(4)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先向试管内注入2mL黄豆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试管内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为什么只加3-4滴双缩脲试剂B而不能过量? 。
(5)鉴定蛋清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为何要充分稀释?
。
(6)做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与
作对比之用,这样会增强说服力。
29.(5分)用氨基酸数目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如下表所示: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多肽化合物 |
催产素 |
牛加 血压素 |
血管 舒缓素 |
平滑肌 舒张素 |
猪促 黑色素 |
人促黑色素 细胞激素 |
氨基酸数目 |
9 |
9 |
9 |
10 |
13 |
22 |
(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2)表中③与④或⑤与⑥虽然功能相同,但各具专一性,它们之间的差异取决与 。
(3)在不知道血管舒张素具体结构的情况下推知这种肽类化合物至少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这些氨基和羧基位于肽类化合物的哪一位置? 。
(4)⑥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有 种。
(5)假若构成这六类化合物的每一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则⑤的相对分
子质量比④的相对分子质量多 。
28.(5分)下图表示人体内的四种生理过程,Y代表不同种类的蛋白质,请据图回答:
X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①
X→X和Y结合 X被清除………………………②
X变成其他物质………………③
(1)过程①中Y代表的物质是 ,X代表的物质是(举一例) ,这个过程中的Y表现出 性。
(2)过程②中Y代表的物质是 ,X代表的物质是 ,这个
过程中的Y表现出 性。
(3)过程③中Y代表的物质是 ,X代表的物质是 ,这个
过程中的Y表现出 性。
27.(6分)据下图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中有 个
氨基和 个羧基。
(2)该化合物中有 种
氨基酸构成,形成这种
不同氨基酸的的基团编
号是 。
(3)该化合物是由 个
氨基酸失去 个
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
种反应做 。
(4)该化合物中有 个
肽键,编号是 ,
该化合物属于 。
(5)该化合物水解时被破坏的是 键,使该键断裂的酶是 。
26.(8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1)C、H、O、N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等化合物的基本元素,人体细胞中能通过氨基转
换作用形成的氨基酸称为 ,氨基酸氧化分解,其代谢终产物是 。
(2)请补充完善以下实验方案,证明N、P、K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
方法步骤:
① 取四个大小相同的广口瓶,标号为1、2、3、4。
② 向1号广口瓶中加入 培养液,向2、3、4号广口瓶中分别加入
培养液。
③ 在4组培养中分别栽培 的水稻幼苗。
④ 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2、3、4组水稻幼苗 ,则证明N、P、K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
25.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的原因是:蛋白质中有肽键,而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的络合物。那么下列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所用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
B.用吡罗红染料处理细胞可以观察到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用苏丹Ⅳ鉴定含油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
D.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可选择斐林试剂
23.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 )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激素属于脂质
21.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SARS病毒因为没有细胞核,所以不存在核酸
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
D.动物中的肝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