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2.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①结构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长期营养不良会使c液减少
C.③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1.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 B.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44、(9分)如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中A、B、C曲线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 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 关系。
(2)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和 的数量变化情况。
(3)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 。
(4)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 。
1-5BACDD 6-10CADAD 11-15DCBAD 16-20DBCCA 21-25ACBBD 26-30BDCCD
31-35ADACD 36-40AAACA
41(1)10-7 抑制 (2)促进 (3)不促进也不抑制 (4)不同 (5)不同
42(1)激素 (2)血液 肝细胞 肌细胞(3)传出神经 糖蛋白
43(1)B细胞 体液 (2)抗体 1核糖体 2内质网 4高尔基体 (3)抗体 细胞团 沉淀 吞噬细胞 (4)效应T细胞 裂解死亡
44(1)捕食 竞争 (2)枯草杆菌 小草履虫 (3)枯草杆菌被大草履虫捕食 (4)大草履虫在与小草履虫竞争中不适应被淘汰
43、(12分)右图为人体内的浆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由 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由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称为 免疫。
(2)该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时需合成并释放一种称为 的物质,这种物质合成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 ,对该物质加工和修饰的场所是[ ] 和[ ] 。
(3)多数情况下,抗原与该细胞产生的 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 或 ,进而被 吞噬消化。
(4) 该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寄生在寄主细胞内的抗原不能发挥免疫作用。消灭该类病原体的途径是:首先是 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 ,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然后再由该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消灭,或直接被吞噬、消灭。
42、(10分)下图A、B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人体内图A所示过程中的信号分子最可能的名称为 。
(2)如果图A过程表示的是胰岛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那么胰岛素分子主要通过1 运输途径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主要的靶细胞有 。(至少写出两种)
(3)如果图B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组成结构来看, 2应该属于 。接受3所释放物质的主要是该靶细胞膜上的 物质。
41、(9分)如图所示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 mol/L-1,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的生长效应是 。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效应是 。
(3)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
(4)由此可见,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 。
(5)对于同一种植物的相同器官产生相同促进效果的浓度 。
40.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来源:Z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39.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主要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A图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日趋没落
C.自然选择使两种种群中的一种灭绝 D.两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38.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I和Ⅱ)的存活进行了逐年观察。右图为两个种群的存活曲线,并根据曲线提出了保护措施。下列关于对种群I和II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I为O-1岁时期,种群Ⅱ为6-7岁时期
B.种群I为1岁以后的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的各年龄期
C.种群I和Ⅱ都应为7-10岁时期
D.种群I和Ⅱ都为l-lO岁的全部时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