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小麦根细胞内合成ATP的细胞器有 ( )
A.叶绿体、高尔基体 B.叶绿体、线粒体
C.线粒体 D.线粒体、高尔基体
5.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 ( )
A.呼吸作用、渗透作用 B.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主动运输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4.生物体内既能贮存能量,又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
A.葡萄糖 B.糖元 C.三磷酸腺苷 D.脂肪
3.能水解细胞壁酶的酶是 ( )
A.纤维素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多糖酶
2.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 ( )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1.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B.先有物质合成,再有物质分解
C.生物体内,时刻以新合成的物质取代旧物质
D.能量代谢总是伴随着物质代谢发生的
30、(12分)某中学两个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作了调查:
调查一:调查人群中有耳垂和无耳垂的遗传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
级别 |
婚配方式 |
家庭个数 |
子 |
女 |
|||
父 |
母 |
无耳垂 |
有耳垂 |
无耳垂 |
有耳垂 |
||
1 |
无耳垂 |
无耳垂 |
60 |
37 |
0 |
23 |
0 |
2 |
有耳垂 |
无耳垂 |
300 |
56 |
102 |
50 |
105 |
3 |
无耳垂 |
有耳垂 |
100 |
24 |
28 |
19 |
33 |
4 |
有耳垂 |
有耳垂 |
200 |
35 |
78 |
25 |
67 |
调查二:调查人群中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的遗传情况(该性状为常染色体遗传),统计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请回答:⑴调查一的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调查二中的第 组结果可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简要说明理由 。
⑵父亲有耳垂、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母亲无耳垂、拇指能向背侧弯曲,生育了一个无耳垂、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的男孩,若再生一个有耳垂、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女孩的概率是 。
⑶调查结果往往与实际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要想缩小与实际水平的差距,在调查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至少答出2条)
⑷某人患w遗传病,不知控制w遗传病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说明:w遗传病为单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29、(16分)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据图一可知:
①显性性状是 。
②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③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若取F1的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黑色花粉和呈橙红色花粉的比例约为 。
④F1的所有个体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糯性水稻的比例是 。
⑵图二表示获取水稻糯性基因的两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过程是在 酶的作用下完成的,该酶的作用特点是 。
②c过程称为 ,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
28、(14分)图甲表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新型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中a-d表示藻类和鲢鱼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
⑴根据图甲回答问题。
①与香莲竞争最激烈的生物是 ;人占有 个营养级。
②水生植物的分布体现出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 现象。
③在人工影响下,池塘的物种逐渐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
④如果鱼类大量死亡,分解者的数量变化情况是 。
⑵从生态学原理上看,利用粪尿种植蘑菇这一实例体现了 原理。
⑶若图乙中,则从藻类到鲢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用字母表示)。
27、(10分)科研人员在探究影响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时,将它们放置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培养,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实验温度为20℃)。请回答。
容器内CO2供应量(ml/h) |
0 |
5 |
10 |
15 |
20 |
||
容器内CO2减少量(ml/h) |
光照强度 1Klx |
A |
0 |
4.5 |
5.8 |
6.5 |
7.8 |
B |
0 |
0 |
0 |
0 |
0 |
||
光照强度10Klx |
A |
0 |
7.4 |
7.5 |
7.6 |
7.6 |
|
B |
0 |
4.1 |
8.3 |
12.5 |
16.4 |
⑴实验的自变量是 。
⑵当B的容器内CO2供应量大于5ml,光照强度为1Klx时,容器内CO2减少量为0,B的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此时限制B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当光照强度为10Klx、CO2供应量为15ml时限制B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⑶A在温度为20℃、CO2为20ml情况下,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请在该图中用虚线画出在相同条件下,B的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