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5.左下图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该图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右下图中细胞代谢情况与左下图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是( )
34.右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细胞呼吸时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 ( )
A.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B.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C.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D.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
32.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了10 molCO2,小鼠在正常情况下产生同样多的CO2,需要消耗的葡萄糖是酵母菌的( )
A. 6倍 B. 1倍 C. 1/3倍 D. 3倍 33.下图中曲线表示农田中:I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
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低温造成的
C.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
D.曲线Ⅲ中d点的形成是由于气孔关闭导致的
31.如图中甲、乙、丙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下列对图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图甲说明反应物在一定浓度时,反应速度受反应液中酶浓度的限制
B.乙图中a点对应的温度表示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
C.乙图中a点到b点表示超过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时,温度再升高酶活性会急剧下降
D.丙图反应了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速率与PH的关系
30. 某同学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下面的对照实验:将两支试管分别加有2mL淀粉糊的甲乙两试管放入37℃温水中保持一段时间,再向甲试管中加入2mL唾液,两试管同时在37℃的温水中再保持10min后取出,各加入0.5mL碘液,振荡,发现只有乙试管中呈现蓝色反应。此同学的实验程序需要完善,请指出(
)
A. 乙试管应低温或室温
B. 乙试管应加胃液
C. 乙试管应加入与唾液等量的清水
D. 应再加一支试管,内加些酸或碱
29.如图所示为细胞对物质胞吞和胞吐的示意图。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能发生
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b与a是细胞排出或摄取小分子或离子的主要方式
28.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得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 )
|
方法 |
观察结果 |
① |
常温下自然分解 |
氧气气泡少而小 |
② |
常温下加入Fe3+ |
氧气气泡稍多而小 |
③ |
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 |
氧气气泡极多而大 |
④ |
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 |
氧气气泡少而小 |
A.从催化反应条件看,酶有温和性
B.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失活
C.从催化底物反应效率看,酶有专一性
D.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
27.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葡萄糖分解成CO2发生在细胞
溶胶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需氧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补充人工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26.“探究淀粉酶和蔗糖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是( )
A.酶的种类 B. 淀粉和蔗糖的水解情况
C.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的纯度 D.试管中所加试剂的量
25.下图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
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