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4.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4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4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41.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
B.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元,其后是脂肪
C.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ATP
D.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
40. 下列选项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土地
39.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38.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统计结果:
调查面积(cm×cm) |
10× 10 |
20× 20 |
40× 40 |
80× 80 |
90× 90 |
100× 100 |
110× 110 |
120× 120 |
130× 130 |
140× 140 |
A |
3 |
5 |
8 |
14 |
16 |
17 |
19 |
20 |
20 |
… |
B |
3 |
5 |
6 |
9 |
11 |
13 |
13 |
13 |
13 |
… |
C |
2 |
3 |
5 |
8 |
8 |
8 |
8 |
8 |
8 |
… |
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以上步骤中错误的是( )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37.图所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下列哪组生物( )
A.水稻和稗草 B.食草昆虫和草 C.兔和鼠 D.衣藻和甲藻
36.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35.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下图表示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在Ⅰ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
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B.在Ⅱ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C.在Ⅲ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
D.随着害虫的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