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4.(文科)(6分)右下图曲线①和②分别表示pH值和温度对人体胰蛋白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①中, pH值逐渐由A上升到C,酶的活性 ,原因是 。
(2)曲线②中,当温度由B逐渐上升到D,酶的活性 ;D点所示的温度约为 ℃;当温度由D进一步升高到E,曲线呈下降趋势,表明 。
(3)实际生活中,要想使加酶洗衣粉获得较好的洗涤效果,最好用温水。原因是酶在温水中活性 。
64.(理科)(6分)鲫鱼营养丰富, 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如果鲫鱼生活的水体环境金属离子污染严重,会严重危害其生长和繁殖。研究者从鲫鱼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叫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简称ACP)的化学物质,是生物体内调控磷代谢的重要酶类。有人研究了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如下:
(1)取若干试管,用蒸馏水清洗以去除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其目的是 。
(2)向每支洁净试管中均加入等量的pH4.8的缓冲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向不同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b2+、Cd2+, Mg2+、Ca2+以及等量的ACP,另取一支试管应该加入__________作为对照。
(4)在最适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测定酶的活力。得到如下曲线:
①从曲线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②从酶的特性分析,铅、铬处理后酶的活性降低说明重金属盐破坏了酶的 所致。
63. (8分)下图所示是植物在红光下,基因表达合成RuBisCo全酶和类囊体膜上某种复合物LHCP的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可知在光下,细胞先合成某种蛋白质,通过该蛋白质控制rbcS基因和cab基因的表达过程,由此推断此种蛋白在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 作用。
(2)图中的Ⅰ是 ,III是 ;合成Ⅰ所需要的酶是 。
(3)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 。LSU和SSU组装成RuBisCo全酶,RuBisCo全酶的合成需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控制。
(4)从LHCP与RuBisCo全酶的位置推断,LHCP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有关,RuBisCo全酶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有关。
62.(6分)下图右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1)如果该细胞是紫皮洋葱的外表皮细胞,将其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图中的[ ] 结构颜色将逐渐加深。
(2)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_________为细胞壁增添了____________成分。调节该细胞生长的激素为________。
(3)该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4)该细胞与根尖分生区相比,细胞核中DNA 相同而RNA有区别,从分子水平分析,其原因是 。
61. (7分)酪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人体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由酪氨酸经过一序列化学反应形成的。下图中的a、b、c是它们的分子结构简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分子结构简式为酪氨酸的是 ,其R基为 。
(2)人在应急状态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迅速升高血糖,也能增加组织耗氧量,促进代谢产热。在调节血糖平衡中,与肾上腺素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在促进代谢产热方面,与肾上腺素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在上述生理活动中,肾上腺素参与的调节属于 调节。
(3)人受到伤害性刺激,支配内脏活动的交感神经纤维末梢能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在突触后膜上,引起效应器发生相应的反应。在这种调节中,去甲肾上腺素被称为 。这种经反射弧的调节属于 调节。
60.酸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大,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硫污染 B.火山爆发 C.农药污染 D.二氧化碳污染
5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大约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1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58.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低的是
A.热带雨林 B.北极苔原 C.温带阔叶林 D.温带草原
57.公鸡通过美丽的外表吸引母鸡,雄孔雀开屏吸引雌孔雀,以上信息分别属于
A.物理信息和物理信息 B.行为信息和行为信息
C.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 D.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
56.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A.照射到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B.照射到该系统所有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
C.该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