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易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7.下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8.右图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图中曲线的标号与下列各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种群数量最大的点
②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 ③该种群迁入后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从哪一点开始 ④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捕获种群数量应该在图中哪一点
|
① |
② |
③ |
④ |
A |
b |
a |
c |
d |
B |
d |
c |
b |
a |
C |
d |
b |
c |
b |
D |
c |
a |
d |
c |
6.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调节
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最终为图中的组织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5.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
B. 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
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4.近年,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又增加了一种核酸疫苗(又称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
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
核酸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酸(DNA)疫苗导入人体需要使用适当的基因工程载体?
B.核酸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的
C.核酸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疾病的目的
D.导入人体的核酸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2.若对健康幼龄狗分别做如下实验处理,实验结果与实验处理相符合的是
|
实验处理 |
实验结果 |
A |
摘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 |
发育加快,新陈代谢加快 |
B |
摘除胰腺,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
血糖正常,生命活动正常 |
C |
摘除性腺,饲喂适量的雄激素 |
出现雄性第二性征 |
D |
摘除垂体,饲喂适量的生长激素 |
生长发育正常 |
1.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人体血浆的pH通常在7.00-7.53之间
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将CO2排出
56.(9分)(1) ①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只要合理均给分) 样方法 ②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 So ③(n1+n2+n3)/3S0
(2)光 垂直
①垂直结构:动植物的分层,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密度等
②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等
55.(6分)(1)mRNA 逆转录
(2)侵染 CaCl2 细胞壁
(5)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能够生长的,说明已经导入了质粒或重组质粒反之,则没有导入 (可以用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的探针,抗原抗体结合法等)(写出一种即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