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7640  197648  197654  197658  197664  197666  197670  197676  197678  197684  197690  197694  197696  197700  197706  197708  197714  197718  197720  197724  197726  197730  197732  197734  197735  197736  197738  197739  197740  197742  197744  197748  197750  197754  197756  197760  197766  197768  197774  197778  197780  197784  197790  197796  197798  197804  197808  197810  197816  197820  197826  197834  447348 

34.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种类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非生物因素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3
5
9
风速



蕨类植物
7
5
8
距地面1.5米的光强



灌木
15
4
2
土壤湿度(%)
48
35
15
松树
0
2
0
土壤的有机物(%)
6.5
3.8
205
落叶树
20
5
0
土壤深度(cm)
>300
≈100
<15
土壤氨量(mg·kg-1)
9.4
4.5
2.3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    __。

(2)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下列图中的________。(2分)

(3)土壤中有机物的多少往往与土壤中动物种类的多少是分不开的,要调查植物群落土壤中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不能采用___      _,理由是______          ____。

(4)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   ___。(2分)

(5)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__    __。(任说一点理由)(2分)       

试题详情

33、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     mol/L,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 

 (2)为验证在单侧光照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Ⅰ、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Ⅱ、下图表示的是该实验过程。

Ⅲ、实验结果及解释: 若①装置内胚芽鞘         生长,则表明胚芽鞘的B段没有发生生长素的     运输;②、③装置内胚芽鞘     生长,表明胚芽鞘A段发生了生长素的    运输。

Ⅳ、实验结论:                               。(2分) 

试题详情

32、糖尿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下图是人体内的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血糖的来源有三个主要途径: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        和肝糖原的分解。

(2)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甲___  _细胞受损,使_______分泌不足,_______ 发生障碍,使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脂肪蛋白质分解加强。所以病人出现机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的症状。

(3)图中物质A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促进        分解和        的转化。上图所示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请填“神经”或“神经-体液”或“体液”)

(4)从图中看,与物质A有协同作用的是________,物质A和物质B相互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试题详情

31、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叫做    ,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          ;⑤为         

(3)用简明短语表述⑥: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试题详情

30、野生生物资源具有的价值有(   ) 

①直接价值  ②间接价值   ③潜在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②③

试题详情

29、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试题详情

28、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人口密度是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依据 

B. 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当地、当时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C. 影响人口数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其自然生理基础,而与社会制约因素无关 

D. 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试题详情

27、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D.允许林区人民大砍大种,让林区人民先富起来

试题详情

26、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试题详情

25、在能量金字塔中,构成塔基的营养级总是(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