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7824  197832  197838  197842  197848  197850  197854  197860  197862  197868  197874  197878  197880  197884  197890  197892  197898  197902  197904  197908  197910  197914  197916  197918  197919  197920  197922  197923  197924  197926  197928  197932  197934  197938  197940  197944  197950  197952  197958  197962  197964  197968  197974  197980  197982  197988  197992  197994  198000  198004  198010  198018  447348 

45.(6分)果蝇(2n=8)的两对性状: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红眼长翅的雌果蝇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各一只,让其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雄果蝇
3
1
3
1
雌果蝇
3
1
0
0

(1)推测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从理论上推算它们的后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_______

(2)若要通过选育,使子代果蝇雌雄各为一种眼色,请从现有的果蝇(包括亲本和子一代)中选择合适的个体做杂交实验:

步骤一: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

步骤二:再在步骤一产生的子代中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个体作父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进行杂交。

试题详情

44.(16分,(3)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将图甲中F1代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乙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         

  (2)运用杂交育种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按照图甲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应该选择表现型为          的个体,通过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表现型为   

           的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到F4代时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子占所选定表现型个体总数的    

(3)玉米植株的性别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B和T同时存在
(B   T   )
T存在,B不存在
(bbT  )
T不存在
(B  tt或bbtt)
性别
雌雄同株异花
雄株
雌株

   ①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F1自交,F2的性别分离比为         

②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③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       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选做题

试题详情

43.(7分,每空1分)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相关基因B-b)。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性遗传。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4)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42.(6分,每空1分)水稻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动态株型主要特征是生长前期长出的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大,叶片伸展较平展,生长后期长出的叶片直立(与茎秆夹角较小),使株型紧凑,呈宝塔型,而正常株型前后期长出的叶片都较直立。动态株型产量比正常株型高20%。为研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杂交组合
总株数
表现型
动态株型
正常株型
A
动态株型×动态株型
184
184
0
B
正常株型×正常株型
192
0
192
C
动态株型(♀)×正常株型(♂)
173
173
0
D
动态株型(♂)×正常株型(♀)
162
162
0
E
C组的F1自交
390
285
100
F
C组的F1×正常株型
405
200
205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正交与反交的杂交组合是      两组,因水稻是两性花,为避免自花传粉,需进行         操作。

(2)由C组和D组杂交结果可以说明动态株型为显性。还可通过分析     组的子代比例判断显性与隐性。

(3)E组的子代具有两种表现型,此遗传现象称为       

(4)F组的杂交方式称为测交,因为一方为隐性,产生的配子只有隐性基因,不改变子代的表现型,子代表现型的类型及比例即为         的类型及比例。此特点可用于间接验证基因的       定律。

试题详情

41.(11分,每空1分)甲图是DNA决定某一多肽链中的酪氨酸和丙氨酸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含有____________种核苷酸;___________种糖分子,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该图表示了DNA中遗传信息的_____

和________过程。

(2)若某蛋白质是由3条肽链共290个氨基酸组成的,那么至少需要DNA上________个碱基参与控制该蛋白质的合成,最多需要__________种氨基酸。

(3)乙肝病毒是一种约由32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双链DNA病毒,这种病毒的复制方式较为特殊,简要过程如乙图所示。不同于甲图的是它还存在 [  ]_________过程。

 

(4)请用中心法则归纳人体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鉴定DNA时,一般先将被鉴定物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0.015mol/L NaCl溶液的试管中搅拌后,再加入        试剂,混合后将其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若其中溶液颜色为       ,而对照组试管中溶液为无色,则可确定被鉴定物为DNA。

试题详情

40. 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右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则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为纯合子

B.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4为纯合子

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杂合子

D.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3为纯合子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试题详情

39.下表是豌豆五种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据表判断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组别
表现型
高茎红花
高茎白花
矮茎红花
矮茎白花

高茎红花×矮茎红花
627
203
617
212

高茎红花×高茎白花
724
750
243
262

高茎红花×矮茎红花
953
317
0
0

高茎红花×高茎红花
925
328
315
108

高茎白花×矮茎红花
517
523
499
507

A.通过第一、四组可以得出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通过第二、四组可以得出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

B.以A和a分别表示茎高度的显、隐性基因,D和d分别表示花色的显、隐性基因。则第一组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aaDd

C.每一组杂交后代的纯合子的概率都相同

D.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的杂交组合是第五组

试题详情

38.蒲公英的冠毛有长毛的,也有短毛的, 基因用P、p表示;植物有高也有矮,基因用Q、q表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为鉴别显隐关系进行如下杂交:①、短毛矮茎丙×长毛高茎甲→F1 :短毛矮茎570株,长毛矮茎555株  ②、短毛矮茎丙×长毛高茎乙→F1 :全部为长毛矮茎。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长毛和矮茎是显性性状

B.在杂交组合①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ppQQ和Ppqq

C.将杂交组合①的F1相互杂交,F2中短毛矮茎植株占3/16

D.将②组合的F1个体进行自交,F2中短毛高茎植株占1/16

试题详情

37.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将A、B、C、D、E、F、G七棵植株进行交配实验,所得结果如下表。从理论上说,子代高茎豌豆植株中高茎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

交配组合
A×B
C×D
E×F
G×D
子代
高茎植株
21
0
20
29
矮茎植株
7
25
19
0

A.10%         B.25%        C.50%        D.66%

试题详情

36.  我们知道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有5个,但在正常人的生发层细胞中能发生的途径是(   )

①DNA→DNA     ②DNA→RNA    ③RNA→RNA    ④RNA→蛋白质   ⑤RNA→DNA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