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8248  198256  198262  198266  198272  198274  198278  198284  198286  198292  198298  198302  198304  198308  198314  198316  198322  198326  198328  198332  198334  198338  198340  198342  198343  198344  198346  198347  198348  198350  198352  198356  198358  198362  198364  198368  198374  198376  198382  198386  198388  198392  198398  198404  198406  198412  198416  198418  198424  198428  198434  198442  447348 

4.下列生物之间竞争最激烈的是

A.青蛙与蝗虫     B.狼与羊   C.牛与羊   D.兔与黑猩猩

试题详情

3.右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请据图判断下列说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是有区别的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是依靠由扩散来完成

C.图中CO2最高的部位是5

D.2处中的O2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O2浓度

高于4处

试题详情

2.肌肉无力是由于

A.骨骼中缺钙和磷               B.血糖浓度过低

C.血液中钙含量过高             D.血液中钠过少

试题详情

1.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试题详情

24.去年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我国参与了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下图所示为甲型H1N1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

(1)侵入到人体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往往先通过图中   过程(填标号)被阻止散播,再通过图中   过程(填标号)被予以消灭。

(2)图中b的作用是    ,c的作用是    

(3)人体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与甲型H1N1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相比,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苗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对鸡蛋过敏者不宜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探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请简述该实验的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2.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等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 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略。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8
8
8
8
8
8
恒温水浴5 min(℃)
0
20
40
60
80
100
α-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mL)
1
1
1
1
1
1
恒温水浴5 min(℃)
0
20
40
60
80
100
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
5 min(℃)
0
20
40
60
80
100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
颜色变化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的主要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1.北京地区青蛙的生殖季节是4-6 月,在一年中的其他一些月份,要促进卵的成熟和排放,可用人工方法,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蛙垂体悬浮液。表中列出了某些月份,制备注射到每只青蛙体内的雌蛙垂体悬浮液所需的垂体个数。

月份     9-12   1-2   3   4

垂体个数    5     4   3   2

请回答问题:

⑴表中显示,越接近生殖季节,所需垂体个数越少,从蛙卵的程度看,其原因是 ___。

⑵雌蛙垂体悬浮液中含有的 可作用于卵巢,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________

⑶如果向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适量雄蛙垂体悬浮液,实验结果是___ ,原因是______ 。

⑷蛙卵受精后发育成蝌蚪,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_____ 激素,将促进蝌蚪发育为蛙。在蛙体内,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垂体合成和分泌的____________ 调控。

试题详情

20.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        ( )

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

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试题详情

19.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