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1.(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小泡→细胞膜(→胞外)
(2)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内质网与蛋白质合成有关,是蛋白质运输通道;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和转运的场所。线粒体提供 能量
点拨:考核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及其相关细胞器功能。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首先是在核糖体开始的,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再进入内质网腔后,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因此,”s在细胞各结构问移 动的顺序是核糖体一内质网一高尔基体一小泡一细胞膜、(一胞外)。各细胞器的功能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内质网与蛋白质合 成有关,是蛋白质运输通道;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和转运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作为“动力IF'’为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提供能量。
回顾12 测试考点1 紫草素是紫草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作为生产治疗烫伤药物的原料。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培养紫草细胞生产紫草素。图2-7-7记录了生物反应器中紫草细胞产量、紫草素产量随培养时间发生的变化。
(1)在生产前,需先加人紫草细胞作为反应器中的“种子”。这些 “种子”是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将紫草叶肉.细胞经过而获得的。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器中紫草细胞的生长呈现规律;影响紫草素产量的因素是 和 。
(3)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通人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的目的是 和 。
回顾10 测试考点1、3图2-7-6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⑥表示有关过程。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 和 过程。成熟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 。
(2)各类血细胞均来自于造血干细胞,但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 。
(3)图中f代表的细胞名称是 ,需要抗原刺激才能发生的过程有 (填数字)。
(4)效应B细胞不能无限增殖,若要大量生产某种抗体,可通过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形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合成抗体的翻译过程需要 作为模板。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 ,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0.(1)增殖(分裂);分化;没有细胞核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记忆细胞;⑤和⑥ (4)(动物)细胞融合;mRNA(信使RNA);特异性
点拨:(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细胞数目增多和结构功能出现差异的必需过程。细胞核的全能性决定细胞的全能性,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全能性。(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差异。(3)当C(d)受到抗原刺激,细胞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e(f)和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4)细胞融合技术可以使骨髓瘤细胞和效应B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和分泌单克隆抗体。在抗体合成过程中,mRNA是模板,单克隆抗体有高度的特异性且灵敏度高,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回顾11 测试考点1 (2OO5,广东,T-5分)用含有35s标记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蛋白质。
(1)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表示)
(2)写出上述蛋白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相关细胞器的功能。
9.A点拨:胚胎移植指有性生殖细胞在体外结合后,形成的胚胎植入母体的过程;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在体外培养的过程;克隆技术是通过无性繁殖的方法产生出来的一群遗传特性相同的DNA分子、细胞或个体;基因工程指在生物体外,通过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8.A、C点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繁殖,可产生抗体;骨髓瘤细胞则能在体外大量繁殖,却不能产生抗体。将两者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同时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既可产生抗体,又能大量繁殖。
回顾9 测试考点5 )“试管婴儿”技术属于( )
A.胚胎移植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7.B点拨: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只有在脱离了植物体,在一定的外部因素的作用下,经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由愈伤组织细胞发育、分化形成新的植物体。
回顾8 测试考点2、3分)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可使融合的细胞经培养产生单克隆抗体,其依据是( )
A.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B.B淋巴细胞只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才能产生抗体
C.骨髓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
D.骨髓瘤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6.C点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一段时间后,脱分化,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脱分化的愈伤组织继续培养,又可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再分化形成的试管苗,移栽到地里。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由愈伤组织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体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是无性繁殖的过程,不涉及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一种分裂方式。
回顾7 测试考点1分)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的
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5.C 点拨:植物细胞壁不具流动性,故应先去除细胞壁,制成原生质体才能实现植物细胞融合。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外植体适于移植过程中。经核移植培养的新个体大部分性状与供核生物相似,但也受到细胞质遗传的影响。所以C选项说法不妥当。
回顾6 测试考点1 6分)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
A.有丝分裂B.分化 C.减数分裂 D.全能性
4.A、D 点拨:本题考查有关植物细胞工程中的具体步骤。植物细胞只有在离体条件下,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才能表现出全能性;离体之后,植物细胞要经过脱分化,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即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幼小植物。另外,植物细胞融合之前必须要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否则不会成功。
回顾5 测试考点2、4、5分)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两方面
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D.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
3.B 点拨: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处理B淋巴细胞用胰蛋白酶),把小鼠骨髓瘤细胞与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仙台病毒的诱导下融合,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两个亲本细胞的特性,一方面可以无限增殖,另一方面可以分泌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即单克隆抗体。
回顾4 测试考点1)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B.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C.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
D.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2.D 点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每一个细胞中都含有本物种体细胞的全套遗传物质。在进行组织培养时,需要离体的组织或细胞(具有完整细胞核),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不需要导人指示基因。
回顾3 测试考点3 ,6分)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