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D点拨:从题目叙述可以看出该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也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植株,相当于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技术。故①②③④都对。
备考9 测试考点1某种花卉感染了植物病毒,叶子出现疱状,欲培养出无病毒的后代,应采取的方法是( )
A.用种子培养后代 B用无明显症状部分的枝扦插
C.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D.用叶表皮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7.C点拨:细胞工程的类型及其技术手段可知:植物细胞工程并非都需去壁;动物细胞工程应包括五项内容,且并非都要处理成细胞悬浮液。植物细胞融合方法没有生物方法。故只有两处不正确。
备考8 测试考点1 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花药、花粉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下列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②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 ③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 ④这种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A 点拨:动物细胞培养需要血清不需激素,植物组织培养需激素不需动物血清。
备考7 测试考点1、2、3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表2 7 3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有几处不正确( )
表2-7-3
|
植物细胞工程 |
动物细胞工程 |
①技术手段 |
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 |
动物细胞培养和融合单抗制备 |
②特殊处理 |
均需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
均需胰蛋白酶处理制细胞悬浮液 |
③融合方法 |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
④典型应用 |
232种子、种间植物杂交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⑤培养液区别 |
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 |
动物血清不可缺少 |
A.O B.1 C.2 D.3
5.B点拨:能够加快优良种畜繁殖速度的手段为胚胎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单克隆抗体;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主要目的亦如此,核移植技术则主要是为大幅度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备考6一测试考点1、2、3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区别在于( )
A.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4.D点拨:克隆广义上讲就是离体的细胞进行分裂繁殖形成细胞体系、组织器官的过程,而D项为基因工程。
备考5一测试考点1、2 哺乳动物如牛、羊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肉制品、皮毛制品的原料来源,但哺乳动物妊娠时间长,每胎产子数少,繁殖速度比较慢。要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目前最好采用( )
A.动物细胞培养 B.胚胎移植 C.动物细胞融合 D.核移植
3.A点拨:胚胎分割移植技术为无性繁殖,实则上就属于克隆。B项所选为基因工程技术;C项所选为细胞工程范畴;D项所选为胚胎移植技术,为有性生殖。
备考4测试考点4 下列有关克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 B.将某种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
C.扦插和嫁接实质上也是克隆 D.将鸡的某个DNA片段整合到小鼠的DNA中
2.D点拨:动物细胞培养实质是细胞增殖,植物组织培养实质包含个体发育。
备考3 测试考点4、5英国科学家维尔莫物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培育出的一只小母羊,取名为“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育成“试管婴儿”
备考1 测试考点1、2植物细胞工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有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等。这些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
A.植物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B.植物细胞的结构是完整的 C.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受激素调节D.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D点拨: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都有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故原理是植物细胞全能性。
备考2 测试考点2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处理原理不相同的是( )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
B白菜--甘蓝杂种细胞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
C.原生质体融合和细胞融合
D.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
13.(1)2(2)培养液中加入氨基嘌呤,收集增殖的细胞;加入氨基嘌呤后,使D合成途径阻断,仅有D合成途径的骨髓瘤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细胞就不能增殖,但人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中可以利用淋巴细胞中的s途径合成DNA而增殖(3)6;1;2;7;8
点拨:(1)试管中除融合的杂种细胞外,还有人一人细胞、鼠 鼠细胞两种。(2)杂种细胞的筛选,可以用机械方法,也可用生理学、遗传学方法。根据题目要求,可在培养液中加氨基嘌呤,加入氨基嘌呤后,使D合成途径阻断,仅有D合成途径的骨髓瘤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细胞就不能增殖,但人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中可以利用淋巴细胞中的s途径合成DNA而增殖。(3)根据A、B、C 三细胞株均有b酶活性,再据图可知,支配b酶合成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根据A、B、C株均无e酶活性,再据图可知,支配e酶合成 的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上;同理可推知,支配a酶合成的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支配C酶合成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支配d酶合成 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Ⅳ.高考题预测 高瞻远瞩 占尽先机
考情预测
预测1:细胞工程在具体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预测根据: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而能够体现绿色空间的主要技术,则是一系列生物工程技术,因为它们的共同优点都具有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而在众多生物技术中,细胞工程是一重要的技术手段,故其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命题角度预测:对本知识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过程论述题为主,重在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过程的比较。预测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预测根据:单克隆抗体是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抗体,抗体对人体的体液免疫过程起重要的作用,而体液免疫的过程可以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人体的健康以及各种稳态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知识载体。
命题角度预测: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一技术流程类型的题目考查形式。故题目以简答题为主,而对其中细节性知识,如为什么使用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杂交的目的、结果等,则多以选择题为主要命题形式。
考点预测题
A卷 基础经典预测题 (100分60分钟) (311)
12.(1)脱分化(或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细胞的全能性 (2)“s”型增长;细胞数量;细胞所处的生长期 (3)保证氧气供应充足;使细胞与培养液充分接触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的基础知识。该题的切入点是通过细胞工程获得紫草素的过程。同学们首先联想到:当大 量获得细胞代谢产物(紫草素)时,就得应用发酵工程。然后进一步回顾教材中有关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细胞的全能性、微生物生长的“J”型或“s”型曲线、影响微生物发酵的外部因素(如培养液中的溶氧量)等。最后,用教材中的生物专业术语准确表达。
回顾13 测试考点2、3 1分)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获得杂种细胞。请回答:
(1)试管中除融合的杂种细胞外,还有 种融合细胞。
(2)设计一方法(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种细胞。并说明原理。
方法: 。 原理:
(3)将分离出的杂种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继续培养,获得A、B、c三细胞株。各细胞株内含有的人染色体如表2-7-2(“+”有,“一”无)。测定各细胞株中人体所具有的五种酶的活动。结果是:①B株有a酶活性;②A、B、C株均有b酶活性;③A、B株有c酶活性;④C株有d酶活性;⑤A、B、C株均无e酶活性。若人基因的作用不受鼠基因影响,则支配a 、b、c、d和e酶合成的基因依次位于人的 、 、 、 和号染色体上。
表2-7-2
细胞株 |
人染色体编号 |
|||||||
|
l |
2 |
3 |
4 |
5 |
6 |
7 |
8 |
A株 |
+ |
+ |
+ |
+ |
- |
- |
- |
- |
B株 |
+ |
+ |
- |
- |
+ |
+ |
- |
- |
C株 |
+ |
- |
+ |
- |
+ |
- |
+ |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