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8321  198329  198335  198339  198345  198347  198351  198357  198359  198365  198371  198375  198377  198381  198387  198389  198395  198399  198401  198405  198407  198411  198413  198415  198416  198417  198419  198420  198421  198423  198425  198429  198431  198435  198437  198441  198447  198449  198455  198459  198461  198465  198471  198477  198479  198485  198489  198491  198497  198501  198507  198515  447348 

回顾 8测试考点2、3、4、50,21分)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作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

  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1)该实验原理是                  

(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                  

(3)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是                   

8.(1)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  (2)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内因血糖供应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  (3)胰岛素可使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利用增加,同时使血糖的来源减少,从而使血糖含量减少

点拨:胰岛素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是唯一一种能够使血糖降低的激素,胰岛素一方面能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转变成脂肪(促进去路);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来源),使血糖浓度降低。而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血糖浓度降低的小鼠将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鸟呜叫的影响不符合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

回顾9 测试考点4、5分)萝卜贮藏根组织细胞中是否存在蛋白质和DNA?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研究,他们从网上查阅资料得知:①蛋白质在10%NaCI溶液中可沉淀析出;②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现特有的颜色;③DNA溶于10%NaCI溶液但在95%酒精中呈白色絮状沉淀,析出;④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

实验材料:白萝卜。

  实验用具:粉碎机、烧杯、漏斗、试管、滤纸、玻璃棒、镊子、载玻片、天平、纱布。

  药品及试剂:蒸馏水、NaCI、95%酒精、甲基绿染液、双缩脲试剂、蛋白质标准样品。

  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参与实验设计并完成实验。

(1)材料处理:          (2)提取:           

(3)鉴定及结果:         

(4)讨论:①蛋白质在萝卜贮藏根组织细胞中所起的作用是         

  ②DNA主要来自萝卜贮藏根组织细胞的         

试题详情

7.C  点拨:繁殖季节受体内激素的影响,鸟类出现筑巢、孵卵和育雏等行为。如为了占据巢区,雄鸟整天停留在巢区内,经常在高声呜叫,不允许其他的雄鸟进入这个巢区。所以繁殖季节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

试题详情

6.B点拨:A项错在将装片倾斜;C项中还原性糖鉴定是用含还原性糖的物质与斐林试剂共同水浴加热.整个实验不需要引流法;D项中防止装片中产生气泡,是在制装片时,盖玻片的一侧与载玻片接触,然后轻轻放下盖玻片,引流法是不能赶走气泡的。

回顾7测试考点2、3、4在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呜叫次数的影响中,下列设计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是(   )

  A.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同一地点该种鸟呜叫次数

  B.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天气该种鸟呜叫次数

  C.记录繁殖季节该种鸟雌鸟和雄鸟呜叫次数

  D.记录不同季节同一地点该种鸟呜叫次数  

试题详情

5.D点拨:本题考查了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酶的催化作用、蛋白质的鉴定等知识。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继续失水,继续发生质壁分离。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斐林试剂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高温使酶变性失去活性,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不会出现气泡。

回顾6测试考点1  在生物学实验中,关于引流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试剂,然后将装片倾斜

  B.引流目的是让试剂渗到盖玻片下

  C.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需要用到引流法

  D.引流法可防止装片中产生气泡

试题详情

4.A、C点拨: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柠檬酸钠可以防止血液凝固;鸡血中加入蒸馏水可以使细胞膜破裂;DNA在不同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0.14mol/L时,溶解度最低,有利于DNA析出;DNA不溶于酒精,但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可以溶于酒精,所以加入酒精,可以获得较纯的DNA~DNA遇二苯胺产生蓝色反应(需要水浴加热)。

回顾5测试考点1  6分)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试题详情

3.D点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是根据其与某种试剂产生的特定颜色反应进行的。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还原糖的鉴定需要加斐林试剂,同时还要水浴加热,而非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回顾4测试考点1、4  表9-29-2是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操作及其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多选)(   )

   表9-29-2

 
   试剂
   操作
   作用
  A
  柠檬酸钠溶液
  与鸡血混合
  防止血液凝固
  B
  蒸馏水
  与鸡血细胞混合
  保持细胞形状
  C
  蒸馏水
加入到溶解有DNA的NaCl溶液中
  析出DNA 
  D
  冷却的酒精
加入到过滤后含DNA的NaCI溶液中
  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试题详情

2.A点拨:使用显微镜时,应在低倍镜下对焦。欲使用高倍镜继续观察,则首先要在低倍镜下将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同时调节光圈,增加进光量。

回顾3测试考点1、4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C.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D.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试题详情

回顾1测试考点1、4  ,6分)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

  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

  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

  C.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DNA

  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蛋白质

1.D  点拨: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可以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叶绿体中色素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中,所以实验室通常用丙酮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DNA粗提取实验中,利用DNA分子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来提取DNA。在蛋白质鉴定实验中用双缩脲试剂,苏丹Ⅲ染液是用来鉴定脂肪的试剂。

回顾2测试考点1、4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试题详情

考点5实验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拓展考点)

   (1)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实验的原理要符合科学原理,实验结果的预期要有科学依据,实验的各个环节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必须保证实验的设计不出现科学性错误;其次,实验设计要具有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因素。具体来说,生物学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也是用来检验和修正实验过程中失误的依据,因此它必须是经前人总结或经检验得出的科学理论,5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题中给出了两个实验原理: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若缺少它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溶液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因此具有抗凝血作用。这两条原理科学而且完整,学生可由此产生明确的设计思路。

   ②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达到预期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孟德尔选用白花传粉的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以及“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选用紫色的洋葱作为实验材料都是一些经典的成功选材的范例。再如,新鲜的黑藻嫩叶是“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的理想材料,因其新鲜,故能保证观察到的是活细胞;因其含水量多,故能保证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快,实验现象明显;因其含叶绿体,故能使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向清晰可见;因其叶片薄,故便于制片且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另外.黑藻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培养,取材方便。有了这样的实验材料,再加上科学的方法,就可以顺利地达到实验目的。

   ③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只有科学而严谨的实验方法,才能得出正确而可靠的实验结果,如证明植物细胞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通人的空气首先经过NaOH溶液除去其中的CO2,再经过 Ca(OH)3溶液检验C02是否除尽,最后才通人装有萌发种子的密封瓶中。只有经过这样的步骤.才能完全排除干扰因素(空气中C02),才能证明瓶中排出的C02确实来源于种子。

   ④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这是指对于实验得出的结论不能简单对待,而应该首先记录,然后整理.最后再经过仔细分析,找出它们所能够透露给我们的最大信息量。如下面这个实验:用含有各种必需矿质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48h后测定几种离子的浓度占该离子开始浓度的百分比,实验结果如表9-29-1:

   表9 29 1

实验条件
水分消耗/mL
Ca2+,K+,Mg2+(%)
光照
1090
135,27,179
黑暗
534
105,35,113

   上面的结果因为经过了记录和整理,所以使人一目了然。观看这个实验结果,首先要分析出该实验中设计了哪些对照组。由上表可知,表中出现三组对照:一组是有光与无光;一组是水分的吸收与矿质元素的吸收;还有一组是不同的矿物质元素的吸收情况比较。所以,我们分析实验结果时,也应从这三方面人手,得出如下实验结论:一是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光有一定的关系;二是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过程;三是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平行重复原则:任何实验必须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避免结果的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科学、准确。平行重复原则要求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强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3)单一变量原则:该原则可使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简单化,使结果更准确,其含义是: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实验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

   (4)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该原则是指要严格地操纵自变量,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地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干扰。即尽量消除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常用的方法有单组、等组及轮组实验法。

   (5)对照原则:对照原则是中学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如有关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等都采用了对照。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对于对照实验,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控制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实验组,哪个作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常用的对照类型有以下几种:空白对照:对照组为不作任何处理的对象组。如“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1号试管加lmL蒸馏水、2号、3号试管分别加等量的NaOH,HCI溶液。1号试管即为典型的空白对照组;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即是典型的自身对照--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为实验组;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处理,如在“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对蝌蚪不作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利用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考题5 )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一位同学的操作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1支试管,其内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第二步: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2mL振荡;

  第三步:注入斐林试剂2mL(边加久,边振荡);

第四步:将试管下部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lmin。实验现象:试管内液体仍呈蓝色。

(1)该实验现象说明淀粉         

(2)要使实验出现“试管中的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应如何改进该实验步骤?

(3)上述(1)和(2)两小题,能够说明淀粉酶具有的特性是         

(4)该同学根据第(2)小题作了改进,看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具有专一性。但其他同学认为这两点结论均不妥,其理由是:  ①          ;  ②         

考题5点拨:最后的实验现象还是蓝色表明并没有还原性糖的产生。原因是第二步后没有将试管下部浸入60*(2左右热水中保温 5Min,因为淀粉酶在60℃左右活性最高。通过(1)和(2)两个小题可以说明酶的催化功能与温度有关,只有在最合适的温度下活性才最高。由于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所以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答案:(1)没有被水解成还原糖(2)在第二步后,将试管下部浸入60℃左右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再做第三、四步。  (3)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或“酶需要适宜的条件”)  (4)该实验并不能证明淀粉分解的产物就是麦芽糖,只能证明淀粉分解的产物是还原糖;实验步骤中没有设置相应的对照实验,无法证明该酶具有专一性

Ⅲ.典型例题精讲精析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

试题详情

考点1.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一般给出实验目的、试剂和有关用品,要求学生据此设计实验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来验证某一事实或原理。其特点是先有结论,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结论。重在考查对实验设计和操作步骤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归纳总结能力。在实验设计中要遵循和体现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对照性原则、等量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和“四性”(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文字叙述力求简练、准确、科学。

   验证性实验设计一般包含如下内容:①实验名称:实验内容的名称;②实验目的:要探究或验证的事实;③实验原理:进行实验依据的生物学原理;④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的主要对象;⑤实验条件:根据实验原理确定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药品;⑥实验方法与步骤:确定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须(最佳)的操作。每一个步骤都必须是科学的,能及时对仪器和步骤进行矫正;⑦实验测量与记录:应用科学的测量手段对实验过程进行测量,并准确客观地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⑧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导致的原因;⑨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案例剖析  旁征博引 举一反三

考题1 关于DNA粗提取的实验材料的选择,经过了多次实验效果的比较,最终选取鸡血做实验材料的原因是什么?请回答:

(1)鸡血细胞中红细胞     ,鸡属于鸟类,新陈代谢旺盛,含红细胞较多,可以提供丰富的    

(2)生活在牧区的人们,采集牛马血比较方便,若他们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步骤后,结果是     ,这是因为这些动物和人类一样     ,若改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实验能顺利进行,这是因为     

(3)若选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在提取之前,最好增加     .使组织细胞更易分散开。

专题1点拨:鸟类红细胞含有细胞核,而哺乳类红细胞(成熟)不含细胞核,无DNA,肝脏细胞含细胞核,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而使肝脏组织细胞分散开,应使用胰蛋白酶处理。答案:(1)含有细胞核;DNA  (2)DNA含量很少;红细胞无细胞核.尤DNA;肝脏细胞含有细胞核(3)胰蛋白酶   、总结提示:验证性实验是实验设计题的主要命题方式.在高中课本中的众多实验都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考点2.应用性实验

   应用性实验的命题将体现生物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注重联系实际。特别考查学生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必备知识和生物高新技术必备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原理,重视实验结果。审准实验目的和原理.明确所验证的“生物学事实”是什么或验证“生物学事实”的哪一方面;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什么.如“研究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原理为淀粉遇碘变蓝.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如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必须原料”.首先明确该实验的条件是二氧化碳.结果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影响结果的条件变化应该是二氧化碳的有或无两种情况.那么对照实验的设计就应该为空白对照。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实验用植物的生长状况、饥饿处理的不恰当处理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实验中必须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做到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常采用对照的方法,即在无关变量相同的条件下,观察实验变量(实验条件)的不同情况对反应变量(实验结果)的影响。今后高考实验命题将有可能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增加题目的开放性.主要是实验题目的开放,实验材料的开放.实验方法、步骤的开放等.题目完全开放会增加评卷的难度、影响评卷的信度.所以目前我们对实验的开放性可以理解为对实验中某一环节的开放性.如实验方法、步骤、材料等方面的开放.而其他环节不开放;二是给出相关的实验数据.让同学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包括分析、描述、表达等。以体现《考试大纲》中用简单的图表和数据描述生命活动特征的能力要求。无论是单科考试还是理科综合考试,生物实验一直是生物学高考必考的内容,从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型变化来看,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同学们的实验思维能力.成为命题趋向.其中设计型实验题是一个热点。所谓实验设计.就是要求同学们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它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改进方法等。主要考查同学们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能否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力。因此.今后的复习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实验分析与设计.要求我们对每一个实验都要弄清楚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既要重视实验结果.又要重视对结果的分析.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推导.能正确处理数据.对结果进行整理与计算,得出正确结论.且能处理非预期现象。

考题2 )某育种科学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白花授粉以后获得1 60颗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为大穗抗病.有x(x≠0)株为小穗抗病,其余都染病。假定控制小麦穗大小的基因用C、C表示.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决定抗病与否的基因用D、d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育种科学家发现的大穗不抗病小麦的基因型为     

(2)题中的X从理论上推算应该为     

(3)题中的30株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为      .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小麦约为      株。

(4)在育种科学家的指导下.某中学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探究“小麦种子在从萌发开始的5天中淀粉酶的活性变化”。

  具体设计如下.请你对有关步骤进行补充并预测和分析结果。

  材料用具:小麦种子若干、研钵、石英砂、漏斗、纱布、试管若干、清水、蒸馏水、l%淀粉液、碘液。

  实验步骤:①种子萌发培养方法:从所有小麦干种子中选出状态相同的种子若干.并平分成5等份。第一天用清水浸泡其中一份.放在温度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以后每天在同一时间按相同的方法浸泡一份直至第5天泡完。注意每天浸泡和培养的各种条件均相同。待最后一天浸泡的种子刚萌发时(这时第一天浸泡培养的种子已经处于萌发的第五天).分别将萌发l至5天的种子分别收集起来并编号l(萌发l天)、2(萌发2天)、3(萌发3天)、4(萌发4天)、5(萌发5天)。

  ②小麦淀粉酶滤液的制备方法:

  ③取6只洁净试管.编号为A、B、C、D、E、F

  ④震荡6只试管将6只试管的下半部浸在35℃温水中.保温5分钟。

  ⑤分别向A至F的6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液并对比颜色。

  ⑥预测结果并分析:

考题2点拨:本题是一综合育种知识和酶活性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题,对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对酶活性的鉴定常用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程度为依据来体现。答案:(1)CCDd(2)10(3)CCdd或CCdd;10  (4)②从萌发1至5天的种子中分别选取等量的种子放在研钵中加入少且等量的石英砂和等量的蒸馏水,常温下在研钵中轻轻研磨并分别过滤获得滤液(内含淀粉酶),收集等量的小麦淀粉酶过滤液5份,并编号1-5;③向每支试管内分别加入2mL淀粉液,向A试管中加人1mL蒸馏水对照.分别向B至F试管中分别加入1至5号试管中的小麦淀粉酶滤液lmL;⑥A至F的6吏试管中的反应液蓝色逐渐变浅.说明萌发后1至5天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增强;A试管蓝色最深,而B至F的5支试管的蓝色逐渐变深.说明萌发后l至5天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减弱总结提示:对应用类实验,应注意该实验设计的实际应用程度。

考点3.开放和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是知道实验结论再通过实验探索得出相应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该实验让学生重视知识发生、发展及发现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实验设计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研究实验方案,检验假设。主要包括“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C”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等实验内容。

考题3  下列是“了解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影响”的实验设计。提供的材料用品是:干酵母、10mL玻璃注射器、胶塞、温度计、酒精灯、量简、大烧杯、lO%葡萄糖溶液、蒸馏水、清水、冰块等必需材料用品。写出实验原理并完成实验步骤。

  实验原理:(1)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酵母菌新陈代谢的速度。  (2)     

  实验步骤:第一步:用量筒量取10mLlO%葡萄糖溶液.煮沸冷却后加入2克干酵母。

  第二步:有3个10mL注射器各吸取配制好的葡萄糖酵母液适量(约5克).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    

  第三步:                                      

第四步:                                     

考题3点拨: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生物新陈代谢的过程,本题是了解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影响,对照课本实验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过程,则本实验也应没计三组实验,从而能够确定不同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影响。答案:(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通过无氧呼吸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就可以测定无氧呼吸的强度  第二步:用胶塞封住注射器的开u;第_三步:在3个大烧杯中分别装入等量清水,用酒精灯、冰块、温度汁调节3个烧杯中清水不同的温度,分别为100℃、40℃、O ℃(所设的3种温度条件必须有一种是40℃左右,其他两种为两个极端温度)。把3个注射器分别放入3个大烧杯;第四步:观察相同时间内3个注射器刻度的变化,记录不同温度(100℃、40℃、O℃)下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总结提示:开放与探究类实验是一类难度较大的实验题,该类实验应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预测和实验结果的准确分析。

考点4设计和评价性实验

  这部分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实验设计和实验设计评价。所谓实验设计.就是根据实验目的所提出的问题,运用已具备的生物知识或生物技能.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步骤.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构思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方案、实验改进方法等。而实验设计评价题通常是给一个或几个实验方案,这些方案不完整需要补充,或有几处明显的错误,请考生指出并改正,或让考生判断实验设计是否合适.这就需要应用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看其是否“科学合理、设计简捷、效果明显、操作安全”等。

  实验设计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科学性原则、对照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平行可重复性原则,总之,实验设计要做到“原理正确、效果明显、装置简单、操作安全”。

  实验设计与评价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以及灵活运用实验原理在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力。生物实验设计与评价题的主要特点:试题思维量大.信息和情境新颖,设问角度多样.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并提高其思维能力。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表述不准确.不能运用恰当的生物学术语阐述生物学现象、原理和方法.思维缺乏严密性和逻辑性;不善于综合分析、归纳、推断,导致在新情境下无从着手或答非所问;对实验题有畏惧感.导致失分。

  综观近几年高考生物实验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回归基础,在教材中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重组与改造,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以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只要能理解平时已做过的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相结合运用于解题之中,认真分析题干所给的条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实验复习中.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实验设计理论知识,模拟教材中的经典实验进行重复性实验设计,丰富设计内容,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评价标准,提高实验设计的综合能力。  

考题4 )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人和动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某种器官在血糖调节中的功能。

  实验目的:学习用摘除法造成某些器官功能缺损,以研究某些器官功能的一些方法;观察某器官对血糖平衡的调节作用。

  动物与器材:成熟的1 50g左右的健康雄性小白鼠6只,常用手术器械,消毒器材,75%酒精.麻醉药品,鼠笼.注射器,计时工具等。

(1)列出一个课题名称:          

(2)提出一项测量指标:          

(3)方法步骤:①取成熟的150g左右的健康雄性小白鼠6只,预先饿一天。分成实验组4只和对照组2只,并编号;

  ②消毒,切开皮肤和腹壁,摘除实验组的器官,缝合切口并消毒;

  ③          

  ④            

  ⑤           

  ⑥            

(4)预期结果并分析:  ①             ;  ②            ;  ③          

考题4点拨:根据题意,是要求通过摘除某器官来研究该器官对血糖平衡的调节作用,对血糖平衡调节的器官有很多,如胰脏、肝脏、肾脏、下丘脑等。胰脏通过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的水平。所以在列课题时首选是胰脏,其次是肝脏。答案:(1)胰腺对血糖平衡的调节作用[只要合理均给分,但(2)(3)(4)小题应与此相应]  (2)尿糖的鉴定  (3)方法步骤:②胰腺;③对照组的手术和实验组相同,但不切除胰腺。两组均置于适宜的相同条件下分笼饲养;④利用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或蚂蚁等对葡萄糖的应激性,鉴定尿液中是否含葡萄糖⑤实验组出现尿糖时,记下时间,并立即给其中2只静脉注射胰腺研磨液,另2只不予抢救。测定尿液中是否含葡萄糖⑥比较并分析对照组、注射胰腺研磨液以及出现尿糖后未经抢救的小白鼠的尿糖情况等  (4)预期结果并分析:①切除胰腺的小白鼠出现尿糖,注射胰腺研磨液后尿糖逐渐消失,而不予抢救的小白鼠持续尿糖(甚至惊厥死亡);对照组基本正常。说明胰腺产生的物质能降血糖②切除胰腺的小白鼠出现惊厥,注射葡萄糖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而不予抢救的死亡;对照组基本正常。说明胰腺产生的物质能升血糖③若切除胰腺的小白鼠与对照组的活动情况相同,均不出现尿糖和惊厥现象等。说明胰腺在血糖的调节中几乎不起作用总结提示:对评价性实验题,应注意对题中所给题干的实验目的的分析。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