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8349  198357  198363  198367  198373  198375  198379  198385  198387  198393  198399  198403  198405  198409  198415  198417  198423  198427  198429  198433  198435  198439  198441  198443  198444  198445  198447  198448  198449  198451  198453  198457  198459  198463  198465  198469  198475  198477  198483  198487  198489  198493  198499  198505  198507  198513  198517  198519  198525  198529  198535  198543  447348 

5.(1)马铃薯块茎着生部位受光照的影响  (2)温度;溶氧量;pH;培养液的浓度(任意答出其中的三项)  (3)环境  (4)不可逆转点拨:本题重在考查实验设计能力,通过实验对照可看出光照可影响马铃薯块茎的生长,在进行无土培养时应注意温度、pH、溶氧及培养液的浓度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备考6(创新题)测试考点1、5(14分)  图5-17-16甲为被子植物的子房示意图,图乙为高等动物的生活史。分析后回答:

  (1)图甲中的[3]在双受精完成后,第一次分裂形成的远离珠孔的细胞名称是     ,该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形成     ,最终形成胚。

(2)图甲中的[3、4]完成受精,发育成种子后,若是大豆,营养物质最终储存在     中。

(3)从细胞分裂角度看,图乙中[①]为     [③]为     ,从生物体的基本特征看.[③]属于生物体的    

(4)在高等动物的整个生命历程中,细胞的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但在     期达到最大限度。

试题详情

4.D  点拨:本题重在考查花药离体培养的相关内容。花粉粒的产生是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中由于发生了基因重组过程。故用花药离体培养时能发生性状分离,不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备考5 (实验题)测试考点1、5(12分)  马铃薯的薯块是变态的茎。自然条件下,它只着生在植物的地下部分而不着生在植物的地上部分。为了探索“马铃薯块茎着生部位是否受光照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卞实验:

  实验器材:透明玻璃缸(15-20L)一个、支架、装有沃土的花盆几个、经过休眠期和光下催芽的马铃薯块茎几个、黑布、无土栽培的完全营养液等。

  实验步骤:①将马铃薯块茎按芽的位置切成均等的四块栽于花盆中,放在阳光充足处培养,出苗后适当浇水;②当苗长到15-20cm时,从花盆中取出苗,用清水冲洗干净,用黑布进行遮光处理(如图5-17-15甲所示),并进行无土培养;③经4-5周的适宜培养,撤去黑布,实验结果如图5 17-15乙。

(1)本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2)无土培养时必须控制培养液中的            等条件。

(3)同一株马铃薯的地下部分,遮光可长出变态茎;不遮光只能长出常态茎。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表现受    的影响。

(4)进一步实验表明:马铃薯的地上部分无论是主干还是侧枝.只要有尖端分生组织,在遮光的条件下均可发育成变态茎;而对已形成的常态茎遮光,则不能转变为变态茎。这一现象说明细胞分化具有    的特点。

试题详情

3.(1)染色体上两染色单体的距离(2)10-20;高尔基体(3)4;16(4)有细胞壁无中心体;无同源染色体存在

点拨:本题重在考查与减数分裂过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及动物细胞的区别。由题中图示可知,在C图中I曲线代表着丝点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而曲线Ⅱ为分裂后两着丝点之间的距离。着丝点断裂发生在第10分钟时,故细胞分裂后期开始于10分钟时。

备考4(实际应用题)测试考点1(2分)  某株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和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植物的(   )

  A.茎尖  B.子房壁  C.叶片   D.花粉粒.

试题详情

2.B点拨:在一配子中获得A的概率为.b为,C为,D为,则获得A、b、C、D的;在生物界中相当一部分生物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无性生殖。如草莓,在其进行无性生殖过程中可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进行减数分裂是为获得有性生殖细胞。有性生殖细胞的产生是在动物的性腺中;在植物的花蕊中,故可根据能否发现减数分裂的细胞,判定是植物花的一部分,而不是植物的其他组织。

备考3  (学科内综合题)测试考点2、4、5(11分)A、B代表两种不同生物细胞某一时期的分裂图像,c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其中曲线I表示染色体着丝点与纺锤体的相应极之间的距离。请据图5-17-14回答:

(1)C中曲线Ⅱ代表     

(2)C中与A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相对应的时间范围为      分钟,在20分钟时,该细胞中       细胞器的活动加强。

(3)若C中曲线变化代表B细胞的分裂过程,则第5分钟时细胞中DNA的数目为      个;该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脱氧核苷酸链为      条。

(4)判断A图为植物细胞的依据是      ;B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依据是      。.

试题详情

1.(1)减数分裂  (2)和母体相似;小蟾蜍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母体  (3)基本相同;产生卵子③的蟾蜍由卵子①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  育而来  (4)不完全一样;这些小蟾蜍是由卵子③受精后发育,遗传物质由卵子③和外源精子共同提供(5)雌性;是由卵子直接发育的;有的是雌性,有的是雄性点拨:结合题中实例抓住题中单性的产生方式:

备考2(学科内综合题)测试考点2(2分)  下列4种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某一个体中,从父亲传下来A、B、C、D四个着丝点,从母亲传下来a、b、c、d四个着丝点,某一配子从这样的个体髓机获得A b、c、D四个着丝点的概率应是

B 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个体才能进行减数分裂,进行无性生殖的个体不可能进行减数分裂

C.在高等动物体内只有性腺中存在着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在观察一种植物组织时,发现其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可以判定这是植物花的一部分

试题详情

13.(1)睾丸;输卵管;使后代获得双亲的遗传物质,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2)有丝分裂  (3)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组织、器官形成期→胎儿期;具有内、中、外三个胚层和原肠腔(外生胚孔)  (4)氧气;养料;抗体  (5)发生了基因突变(6)血型;体重  (7)100%;六指是显性遗传病,甲是纯合体,基因型为AA,其妻正常指,基因型为aa,他们的每一个孩子基因型为Aa,表现型为六指  (8)①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③染色体变异;④环境影响  (9)乙的妻子;雌激素  (10)细胞分裂;细胞分化;HLA;甲或乙

   点拨:(4)在胎儿时期,一方面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完成,另一方面胎儿不与外界直接接触,所以其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的功能均由母体承担,胎盘是母子之间物质交换的“中转站”。脐动脉把胎儿体内的静脉血(含氧少,同时含养料也少,含CO2、尿素等代谢废物多)运送至胎盘的毛细血管,在这里与母血进行物质交换,得到氧气和养料(包括抗体),排出CO2等代谢终产物,成为动脉血,最后由脐静   脉运回到胎儿体内。(5)甲、乙为同卵双胞胎,其基因型应相同,因为他们是由同一个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发育而成的。现这对基因不同,可能是甲或乙某一个体发生了基因突变。(6)两人基因型相同,故大多不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应相同。如血型、白细胞抗原、眼皮的单双等。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可能不同,如身高、体重和肤色的深浅等。(8)尽管这两对夫妇基因型两两相同,但由于他们并非是纯合体(人类是雌雄异体,且长期不进行近亲婚配,故每对基因均纯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基因重组现象,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受精卵,就是他们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彼此基因型也不会相同。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这就进一步造成子代遗传物质上的差异。另外性状的表现既受遗传物质控制,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9)无论是男性输精管结扎,还是女性输卵管结扎,都只是阻断精卵结合的途径,达到避孕的目的。由于男、女各自的性腺并未切除,故睾丸照样能产生精子和雄激素,卵巢照样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激素,激素产生后直接进入腺体中的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发挥作用,并不依赖生殖管道运输,所以不会影响各自的第二性征。但乙的妻子因病双侧卵巢切除,所以既不能产生卵细胞,也不能产生雌激素,故影响她的第二性征,临床上用口服雌激素来维持病人的第二性征和月经周期。(10)通过于细胞形成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在培养过程中,既要使它通过有丝分裂来增加细胞数目,还必须使分裂后的细胞发生分化才可能形成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对一般人来说,最好选用自己的干细胞培育的皮肤,选择其他人的由于HLA不同,移植不易成功。但甲的孪生兄弟和他基因型相同,HLA必然相同,故既可以用甲自身的干细胞也可以用乙的干细胞,二者均可。

B卷 综合应用创新预测题  (60分30分钟) (330)

备考1 (学科内综合题)测试考点1、4(10分)  高等动物的后代都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发育而成的。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用人工的方法在鱼类和两栖类中获得了单性后代。例如,我国著名的实验胚胎学家朱冼教授,用玻璃细丝刺激上海蟾蜍产生的卵①,经过多年实验,前后获得了25只无父亲的小蟾蜍②,其中一个小蟾蜍在次年三月顺利地产生出了3000多枚卵子③,受精后发育良好,并获得了新一代的小蟾蜍800多只④,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蟾蜍。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后代,也叫做雌核发育。

(1)卵①产生的分裂方式是     

(2)小蟾蜍②的性状和      相似,原因是     

(3)卵子③的遗传物质和卵①的遗传物质是否完全一样?      。原因是     

(4)新一代小蟾蜍的遗传物质和②中小蟾蜍是否完全一样?      。原因是     

(5)上面②中小蟾蜍的性别全是      ,原因是      ;④中小蟾蜍的性别是      

试题详情

备考12 测试考点2_3(21分)  图5-17-11中横坐标A、B、C、D表示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d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

(1)根据a、b、c、d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b、c、d分别指什么结构或物质的数量变化:a     数,b     数,

  c     数,d     数。

(2)B-D表示的过程是     ,A可能表示的细胞是

(3)从B-C的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         

(4)基因的自由组合主要是在图中     过程完成。

(5)如果是雄性动物,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细胞是    

(6)请用同样的图式在图5 17-12的坐标上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中的a、b、c、d四种结构或物质的数量表示出来。

12.(1)细胞;DNA;染色体;染色单体  (2)减数分裂;精(卵)原细胞(3)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4)B→C  (5)  C、D(6)如答图5-17一l。。点拨: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数目、染色体数目、DNA数目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其变化过程如答表5-17-l。

答表5-1 7-1

 
间期
减1分裂期
减Ⅱ
性细胞
细胞
1
1
2
4
染色体
2N
2N
N
N
DNA
2M
4M
2M
M
染色单体
O
4M
2M
O

备考13 测试考点1、4、5(24分)  图5-17-13为某女性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甲和乙的示意图:

(1)图中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过程X发生的场所是     ;过程x的发生对后代遗传物质的意义是    

(2)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3)人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其中最关键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4)胎儿的呼吸、消化等系统还不能发挥功能,必须通过结构M内的血管(脐静脉)完成,胎盘获得母体提供的         

      等物质后,后者可以提高胎儿的免疫力。

(5)已知个体甲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为Aa,乙为aa,其最可能的解释是    

(6)若甲、乙出生后被分开,分别在环境差异较大的两个家庭长大。举出一例两人一定相同的性状特征,如     ;举出一例两人可能不同的性状特征,如     

(7)已知甲为六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纯合体患者,结婚之前已通过外科手术将多余的手指切除,他的妻子是正常指,其第一个孩子患六指的几率为     ,原因是    

(8)若甲乙分别和一对有着与图中相同来源的两个女性结婚,这两对夫妇所生的子女相比较,性状差异明显,指出引起这些差异的4种可能的原因:①     ;②     ;③     ;  ④       

(9)甲进行了输精管结扎手术,乙的妻子患卵巢疾病,双侧卵巢被切除。他们两人中   的第二性征受影响,可定期服用   等药物进行治疗。

(10)科学家在早期胚胎中发现了干细胞,它能在体外形成不同的组织或器官。这些干细胞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          形成不同组织或器官的。除了胚胎外,在脐血、骨髓、脑组织等也发现了干细胞,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有希望用于患者的组织修复或器官移植。但不同人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白细胞抗原简称     )一般不同。移植后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甲在一次火灾中皮肤大面积烧伤,需要植皮,最好选用     (甲、其父母、子女、配偶、乙)的干细胞培育的皮肤。

试题详情

11.C点拨:每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两次细胞质分配的不均等,导致初级卵母细胞中大部分的细胞质进入卵细胞中;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进入配子的机会是相等的;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精子细胞,而一个卵原细胞只产生一个卵细胞;在自然条件下,动物产生精子的数量远远大于产生卵细胞的数量。

试题详情

10.B点拨:根据题意可知,该极体为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极体,其细胞中DNA分子数为染色体数的2倍,即N=2M;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又是极体中DNA和染色体数的2倍,所以答案为B。

备考11 测试考点2  下面是关于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等位基因进人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试题详情

9.B点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两条子染色体,结果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数目相同。   

备考10测试考点2  某动物减数分裂所产生的一个极体中,染色体数为M个,核DNA分子数为N个,又已知M≠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

A.M和N  B.2M和2N  C.2M和4N D.4M和2N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