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答案:抗体由效应B细胞产生而不是效应T细胞。
1.答案:处理后,剩余是蛋白质,说明该病原体遗传物质是蛋白质,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31.(22分)某校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验证,也是研究学习内容之一。这个小组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有人认为DNA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是半保留复制。为了证明这假设,这个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程序,请完成实验并对结果进行预测。
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氮源为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
均为分子;在氮源为的培养基生长的大肠杆菌,
其DNA分子均为。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
如右图所示,其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上。
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转移到含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Ⅰ),请分析:
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 ,则DNA的复制方式为全
保留复制;如果DNA分布的位置是 ,则是半保留复制。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将子一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的培养基上再繁殖一代(Ⅱ),请分析:
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 ,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 ,则是半保留复制。
有人提出:第一代(Ⅰ)的DNA用解螺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带和重带各占1/2,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原因是 。
答案全解析
1 |
2 |
3 |
4 |
5 |
C |
B |
C |
A |
D |
30.(20分)某同学从互联网上看到一个资料:鱼类的呼吸频率(即鳃盖的活动频率)与水体中酚的含量有关。当水中酚的含量达到0.005mg·L-1时,鲤鱼的呼吸频率会缓慢。于是他和本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决定检测本地一个含酚废水污染的池塘中酚的含量是否达到0.005mg·L-1。请你也来参与课题研究:
(1)确定课题研究
(2)制定研究方案
你认为本研究性课题的研究方案应包括的内容除了时间安排、材料用具[如鳃盖活动频率相同、其他条件相似的鲤鱼数尾(取自无污染池塘),适量大小的2个相同的鱼缸,适量的该无污染池塘水和待测池水,计数器数个,捞网2个,秒表1只]外,还应有 等内容。
(3)实施计划(略)
实验步骤
①取甲、乙两个鱼缸,向甲缸加入适量的无污染池塘水,向乙缸中加入等量待测池水;
② ;
③ 。
结果及结论
第一种结果:两缸鲤鱼呼吸频率相同,结论:河水中酚含量低于0.005mg·L-1。
第二种结果: ,结论: 。
(4)撰写研究报告(略)。
5.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微生物,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生物。下列有关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都无成形的细胞核
B.只有附着在豆科植物根部的微生物才能进行生物固氮
C.所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分解者
D.维生素是某些微生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生长因子
4.下列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②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
③当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肾可通过尿排出多余的钠,摄取食盐少时,尿中几乎不含NaCl,因此人体的钠的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针刺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抗原和过敏原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都具有异物性和大分子性的特点
B.凡是过敏原都属于抗原
C.凡是抗原都属于过敏原
D.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2.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频率相等,如果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隐性纯合不能产生后代,则会导致 ( )
A.隐性基因灭绝 B.降低隐性基因的频率
C.提高隐性基因的频率 D.形成生殖隔离
1.2004年初再次爆发了疯牛病,科学家最近通过研究发现,经各种核酸水解酶处理后,该病原体仍具有感染性,从生命的化学本质来看,组成该病原体的化学成分的基本单位,可能的是 ( )
A.葡萄糖 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核苷酸
31.(1)E→D→C→B→A
(2)a.方法步骤:电激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A有反应,且②处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②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方法步骤:先电激①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再电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如二次观测的①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