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8478  198486  198492  198496  198502  198504  198508  198514  198516  198522  198528  198532  198534  198538  198544  198546  198552  198556  198558  198562  198564  198568  198570  198572  198573  198574  198576  198577  198578  198580  198582  198586  198588  198592  198594  198598  198604  198606  198612  198616  198618  198622  198628  198634  198636  198642  198646  198648  198654  198658  198664  198672  447348 

5.(2005·全国卷Ⅰ·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B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S”型增长曲线的生物学意义。

解析:渔业中通常以重量为产量的指标。影响资源重量的有两个因素,即自然死亡率和渔捞死亡率(即捕鱼量);同样也有两个使资源重量增加的因素,即生长量和补充量。如要维持持久产量,就要使种群保持平衡,即要:

自然死亡率+渔捞死亡率(即捕鱼量)=生长量+补充量;这意味着在资源未利用期内,资源种群大致年复一年地保持平衡。当开始利用资源时,受利用种群开始变小,渔捞死亡量(即捕鱼量)必须由以下三种方式得到补偿:①更大的补充量;②更大的生长量;③减少自然死亡。由此产生了什么样的种群密度水平能保证最大的产量?格雷厄姆提出了S-型曲线理论:根据逻辑斯谛方程,当种群密度处于S型增长曲线的拐点K/2时,种群增长量最大。

试题详情

15.(2005·江苏生物·15)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用蚕豆根瘤菌拌种的豇豆、菜豆、大豆和小麦,能提高其产量的一组作物是(A)

  A、菜豆和豇豆   B、豇豆和小麦    C、菜豆和大豆   D、大豆和豇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瘤菌与其共生的豆科植物之间的特异性。

解析:不同的根瘤菌各自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大豆根瘤菌只能侵入大豆植物的根;蚕豆根瘤菌可以侵入蚕豆、菜豆和豇豆的根。

试题详情

25.(2005·上海生物·26)右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贮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这三种蜂的生存曲线依次是         (A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甲、丙、乙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叶蜂产卵于叶上,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易被其它生物捕食,存活率最低,为甲曲线;泥蜂贮存其它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因食物的多少受到其他生态因素的制约,但贮存的食物对幼虫的存活有利,所以开始是泥蜂的存活率也较低,但之拮要比叶蜂高,为乙曲线;蜜蜂是自身制造食物,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存活率较高,为丙曲线。

试题详情

39.(2005·江苏生物·39)(7分)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  基因突变   

  (2)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   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 

  (3)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   定向选择   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   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4)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往往只要一到两代就可以得到抗性纯系。而有性生殖的生物,淘汰一个原来频率较低的隐性基因,形成显性纯合子组成的种群的过程却需要很多代,原因是    隐性基因可通过杂合子保存下来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遗传和进化的知识点。

解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抗药性性状是由细胞质中的质粒控制,其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由于细菌个体突变频率很低,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所以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细菌耐药性是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耐药性细菌进化的实质是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的过程。在抗生素的自然选择作用下,不抗药性个体被淘汰,细菌往往很快得到抗性纯系。而有性生殖的生物,频率较低的隐性基因通过杂合子,一代一代遗传,形成显性纯合子组成的种群需要很长时间。

答案:(1)基因突变   (2)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

  (3)定向选择  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4)隐性基因可通过杂合子保存下来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关系(生态因素影响、生物适应影响环境)--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概念、结构、能流物循、稳定性)

试题详情

30.(2005·天津理综·30)(9分)

(1)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尺蛾中黑化蛾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尺蛾种群变化的影响,1950年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结果:

项目
地区
白色蛾
黑化蛾
释放数
回收数
回收率
释放数
回收数
回收率
污染区
64
16
25.0%
154
82
53.2%
非污染区
393
54
13.7%
406
19
4.7%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自然选择是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的过程。

②表中两组数据  53.2%   大于   25.0%     13.7%  大于   4.7%   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这一论点。

(2)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请根据下图说出三者的变化关系并解释原因。

答:  ①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SO2浓度逐年降低 

②由于SO2浓度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逐渐增多。原因是地衣对SO2敏感,因此SO2浓度降低,有利于地衣生长

③由于地衣数量增多,黑化蛾频率逐年降低。原因是地衣颜色浅,黑化蛾易被鸟类捕食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基本内容的理解。

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就是指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自然选择是环境条件或其他生物对某种生物的选择,改变了的环境(包括无机自然环境和生物环境)是一个选择因素,在环境未改变之前,生物就存在着变异,有些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些变异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即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的作用就是使对生物生存有利的变异基因得到保存并遗传给后代,使对生物生存不利的变异基因逐渐淘汰,从而导致生物朝着对生存有利的方向进化发展。因此,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1)①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②53.2% 25.0%  13.7% 4.7%(两组数据先后顺序可调换)

(2)①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SO2浓度逐年降低

②由于SO2浓度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增多。原因是地衣对SO2敏感,因此SO2浓度降低,有利于地衣的生长。

③由于地衣数量增多,黑化蛾频率逐年降低。原因是地衣颜色浅,黑化蛾易被鸟类捕食。

试题详情

25.(2005·广东生物·2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C、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D、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表明,生物进化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物种的标准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物种间有明显的形态差异,凡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一般能自由交配,并产生的后代是可育的,不同物种个体,一般不能杂交,即使杂交也往往不育。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不能以一对雌雄个体来判断和证明。

试题详情

27.(2005·上海生物·27)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                (D         )

  ①杂交育种      ②基因工程       ③诱变育种       ④克隆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变异与生物育种。

解析:由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通过杂交育种可实现基因重组,育出黑色长毛兔;通过基因工程将决定黑色的基因和长毛的基因导入兔的受精卵中,而育出黑色长毛兔;通过基因突变也有可能使决定白色的基因突变为黑色基因而使白色长毛兔突变为黑色长毛兔;而克隆属于无性生殖,子代的遗传物质未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兔的性状仍是黑色短毛兔或白色长毛兔,因此不会出现黑色长毛兔。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试题详情

27.(2005·江苏理综·8)(6分)下图为与白化病有关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用a表示,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遗传病是受   常染色体   (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2)图中I2的基因型是   Aa  ,Ⅱ4的基因型为   aa   

(3)图中Ⅱ3的基因型为  AA或Aa  ,Ⅱ3为纯合子的几率是   1/3  

(4)若Ⅱ3与一个杂合女性婚配,所生儿子为白化病人,则第二个孩子为白化病女孩的几率是  1/8

试题详情

30.(2005·北京·30)(22分)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   种内互助  

(2)未受精卵发育成雄峰,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工蜂,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   染色体数目   决定。

(3)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群,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①“非卫生”蜂的工蜂行为是   显性  (显性/隐性)性状。

② 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  两  对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   自由组合   定律。判断依据是   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相等  

③本实验中测交选择了    F1代的蜂王   作母本与   “卫生”蜂   的雄蜂交配。

④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   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   ,新类型Ⅰ的表现型是   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或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  

⑤“卫生”蜂的工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的行为属于   本能  _行为。

试题详情

39.(2005·上海生物·39)(15分)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

(1)___乙  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常____染色体上,为___隐___性遗传病。

(2)Ⅲ-13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__

(3)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11%_______。

(4)Ⅱ-6的基因型为_____ AaXBXb _______,Ⅲ-13的基因型为____ aaXbXb ______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1与Ⅲ-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1/6 ______,只患乙病的概率为____1/3_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1/2_____;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1/6____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及遗传病概率计算。

解析: (1)由Ⅱ-5、Ⅱ-6不患甲病,但他们所生女儿10患甲病,得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血友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乙病是血友病。

(2)Ⅲ-13是两病均患的女性,可推出Ⅲ-13的基因型是aaXbXb, a、b两种致病基因在2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只考虑甲病,由Ⅲ-10是aa,可得Ⅱ-5,Ⅱ-6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Ⅲ-11的基因型为AA(1/3),Aa(2/3),而岛上表现型正常的女子是Aa的概率为66℅,只有当双方的基因型均为Aa时,子代才会患甲病,所以Aa(2/3)×Aa(66℅)→ aa(1/4×2/3×66℅=11℅)

(4)(3)中已推出Ⅱ-6就甲病而言的基因型是Aa,因为不患乙病,必有XB,再有其父患乙病(XbY),父亲的Xb必传给女儿,所以Ⅱ-6的基因型为AaXBXb。Ⅲ-13是两病均患的女性,可推出Ⅲ-13的基因型是aaXbXb

(5)若Ⅲ-11基因型为(1/3AA,2/3 Aa)XBY与Ⅲ-13基因型为aaXbXb结婚,患甲病的概率为Aa(2/3)×aa→aa(1/2×2/3=1/3),患乙病的概率为XBY×XbXb→XbY(1/2),所以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3×1/2=1/6,只患甲病的概率为1/3-1/6=1/6,只患乙病的概率为1/2-1/6=1/3,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只患甲病的概率+只患乙病的概率=1/6+1/3=1/2。

答案:(1)乙  常  隐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11% (4)AaXBXb  aaXbXb  (5)1/6  1/3  1/2  1/6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