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8484  198492  198498  198502  198508  198510  198514  198520  198522  198528  198534  198538  198540  198544  198550  198552  198558  198562  198564  198568  198570  198574  198576  198578  198579  198580  198582  198583  198584  198586  198588  198592  198594  198598  198600  198604  198610  198612  198618  198622  198624  198628  198634  198640  198642  198648  198652  198654  198660  198664  198670  198678  447348 

30.(2005·全国卷Ⅲ·30)(2)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

①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

②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   竞争  

③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   温度和湿度  

④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表明物种的   遗传  因素起重要作用。

命题意图:(2)考查了生态因素的有关知识和画柱形图的能力。

解析:(2)画柱形图只需根据表中数据即可画出,但要注意题中只需画出湿冷、干温2种条件下的柱形图。由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它们均以粮食或面粉为食,可知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竞争。通过表格中6中环境条件分析,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表明物种的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

答案:(2)①②竞争 ③温度和湿度 ④遗传

试题详情

环境条件
甲拟谷盗
乙拟谷盗
湿热
100
0
干热
10
90
湿温
86
14
干温
13
87
湿冷
31
69
干冷
0
100

34.(2005·上海生物·34)

B.生物生存所依赖的无机环境因素对生物有重要作用。

(1)图1表示玉米螟(一种昆虫)的幼虫发生滞育(发育停滞)与日照长短的关系。据图可知日照时数为   9-12  小时,玉米螟幼虫滞育率最高;日照时数达18小时,不滞育玉米螟幼虫约占   90   %,此条件也适于   长日照   植物开花。

(2)图2表示一种夜蛾的蛹发生滞育与日照长短及温度的关系。据图可知,当温度30℃,日照时数为   12   小时时,这种夜蛾的滞育率最高,达   80   %;与上述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20℃时,夜蛾蛹的滞育率达到   100   %。可见夜蛾蛹发生滞育是   日照长短和温度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上述因素外,影响夜蛾生长发育的无机环境因素还可能有   湿度   等。

(3)一般来说,影响昆虫昼夜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光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发育的影响及分析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析]:(1)由图1不难看出,当日照时数为9-12小时时,玉米幼虫滞育率达100℅,为最高;日照时数为18小时时,滞育率为10℅,则不滞育率为90℅,此时为长日照,因此适于长日照植物开花。

(2)图2为三维坐标曲线图,由图知,温度为30℃时,应看最左边的一条曲线,此时日照时数为12小时,滞育率最高为80℅;温度为20℃时,应看中间的一条曲线,此时日照时数同样为12小时,滞育率为100℅;由此分析可得,夜蛾蛹发生滞育是日照长短和温度的综合作用。除此之外,影响夜蛾生长发育的因素还有湿度等。

(3)一般来说,影响昆虫昼夜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

答案:(1)9-12  90  长日照   (2)12  80  100  日照长短和温度  湿度  (3)光

试题详情

21.(2005·辽宁大综·21)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简化实例是     (A )

  A、食草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数量减少,从而引起食草动物数量增长受到抑制

  B、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并从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造成水土流失     D、废弃耕地上杂草丛生

试题详情

3.(2005·全国卷Ⅱ·3)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

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向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趁势。代表动物物种多

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     (C)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物种种类、数量及其变化的情况比较。

解析: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北极苔原四个生态系统,自左至右物种种类和数量是依次由多变少,营养结构上是依次由复杂到简单,自动调节能力是依次减弱。因此,分析曲线可知,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是自左至右依次减弱,符合曲线①;自动调节能力自左至右是依次减弱,动物数量的变化自左至右依次增强,因而动物数量易变程度符合曲线③

试题详情

8.(2005·广东生物·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知识的理解。

解析: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和群落结构,都与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生物资源利用。对生态系统来说,农田、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故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

试题详情

9.(2005·上海生物·9)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最初来源于    (D )

  A、光合作用      B、高能化学键    C、绿色植物      D、太阳光能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

试题详情

24.(2005·江苏生物·2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生态系统结构的理解。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处于不同的营养级上;个别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如蚯蚓则为分解者;硝化细菌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则属于生产者。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试题详情

2.(2005·江苏生物·2)下列各项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C)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物种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解析:根据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可知,物种、种群、群落在组成上是由同种生物个体或不同生物个体组成,不包括非生物因素。而生态系统在组成上是由不同生物个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的,包括有非生物因素。

试题详情

5.(2005·全国卷Ⅰ·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B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S”型增长曲线的生物学意义。

解析:渔业中通常以重量为产量的指标。影响资源重量的有两个因素,即自然死亡率和渔捞死亡率(即捕鱼量);同样也有两个使资源重量增加的因素,即生长量和补充量。如要维持持久产量,就要使种群保持平衡,即要:

自然死亡率+渔捞死亡率(即捕鱼量)=生长量+补充量;这意味着在资源未利用期内,资源种群大致年复一年地保持平衡。当开始利用资源时,受利用种群开始变小,渔捞死亡量(即捕鱼量)必须由以下三种方式得到补偿:①更大的补充量;②更大的生长量;③减少自然死亡。由此产生了什么样的种群密度水平能保证最大的产量?格雷厄姆提出了S-型曲线理论:根据逻辑斯谛方程,当种群密度处于S型增长曲线的拐点K/2时,种群增长量最大。

试题详情

15.(2005·江苏生物·15)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用蚕豆根瘤菌拌种的豇豆、菜豆、大豆和小麦,能提高其产量的一组作物是(A)

  A、菜豆和豇豆   B、豇豆和小麦    C、菜豆和大豆   D、大豆和豇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瘤菌与其共生的豆科植物之间的特异性。

解析:不同的根瘤菌各自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大豆根瘤菌只能侵入大豆植物的根;蚕豆根瘤菌可以侵入蚕豆、菜豆和豇豆的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