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6.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雄花着生在植株顶端的雄穗上,雌花着生在茎杆中部叶腋间的雌穗上。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A、B两个品种的玉米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所获籽粒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实验 |
非甜玉米粒 |
甜玉米粒 |
Ⅰ(A×A) |
587 |
196 |
Ⅱ(B×B) |
0 |
823 |
Ⅲ(A×B) |
412 |
386 |
⑴ 根据实验 ▲ 可以判断非甜玉米与甜玉米这对相对性状中, ▲ 是隐性性状。
⑵ 若这对相对性状由G、g基因控制,则A品种的基因型为 ▲ ,B品种的基因型为 ▲ 。实验Ⅰ的子代中,非甜玉米粒的基因型为 ▲ 。
⑶ 若自然界中常发生实验 ▲ 的杂交方式,对玉米种群的生存和发展更有利,理由是 ▲ 。
55.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进行番茄无土栽培的实验过程中,发现番茄幼株出现了烂根现象。
⑴ 经分析讨论,他们认为幼株烂根是由于根部缺氧,进行 ▲ 产生的酒精对根具有毒害作用造成的,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式: ▲ 。
⑵ 若要验证“幼株烂根是由于根部缺氧造成的”,请回答实验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① 取两只培养缸编上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放入数量相等且 ▲ 的番茄幼株。
② 实验组内 ▲ ,对照组内 ▲ 。
③ 为补充失去的水分,应适时向两缸内加入等量的 ▲ (选填下列编号)。
(A)自来水 (B)河水 (C)蒸馏水 (D)雨水
54.右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⑴ 一天中,光合作用强度最强的时刻是 ▲ 时。
⑵ 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 ▲ 。
⑶ 中午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减弱,这是由于中午温度较高, ▲ 作用很强,导致叶片的气孔关闭, ▲ 的供应减少,影响了光合作用的 ▲ 反应过程,结果使 ▲ 的形成减少。
⑷ DE段下降的原因是由于 ▲ 的减弱,影响了光合作用 ▲ 反应的进行。
53.将燕麦胚芽鞘分别放入4个暗箱中培养,如下图所示。其中③、④号燕麦切去胚芽鞘尖端;②、③号暗箱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④号燕麦顶端左侧放一块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请据图回答(填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⑴ 要说明燕麦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可选择 ▲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⑵ 要说明燕麦幼苗的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有关,可选择 ▲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⑶ 上图 ▲ 装置中的燕麦将向右弯曲生长。
52.右图为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 图中①过程在细胞的 ▲ 内完成。
⑵ 图中②表示 ▲ 过程。
⑶ 若乙分子中G=15%,C=25%,则甲分子的相应片段中鸟嘌呤占 ▲ 。
⑷ 若甲分子中含有200个腺嘌呤,则甲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要提供 ▲ 个腺嘌呤。
51.更正题(请选出下列各题中一个有错误内容的项,并将其更正)
⑴ 苹果细胞中最重要的多糖是 蔗糖 和 纤维素,在人体肝脏细胞中最重要的多糖是 糖元。 A B
C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⑵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 二氧化碳 的形式循环的,在绿色植物和动物之
A
间是以碳酸盐的形式流动的。碳循环与能量流动是 同时进行 的。
B C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⑶ 癌细胞由于细胞膜上 磷脂 等物质的减少,使得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 减小,导致癌
A B
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C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⑷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基因频率 的 定向改变,进化方向是由 不断变化的环境 决定的。 A B C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⑸ 人体所需的八种必需氨基酸只能来自于 食物,它们以 主动运输 的方式被吸收进
A B
入组织细胞。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氨基酸可以通过 氨基转换作用 转化为尿素,并排出体外。 C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50.在光合作用过程中,H2O分解成[H]和O2、C3化合物合成糖类。这两个过程所需的能量分别来自
(A) 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和光能 (B) 都是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C) 光能和光反应生成的ATP (D) 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和光反应生成的ATP
试 卷 Ⅱ
49.一对夫妇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其中男孩正常,女孩色盲。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A) XbY、XBXB (B) XBY、XBXb
(C) XBY、XbXb (D) XbY、XBXb
48.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从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的物质有
(A) 丙酮酸、[H]和O2 (B) 葡萄糖、ATP和[H]
(C) CO2、葡萄糖和H2O (D) 丙酮酸、[H]和葡萄糖
47.已知一水稻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生长有其它基因型的水稻植株,正常情况下,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