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9041  199049  199055  199059  199065  199067  199071  199077  199079  199085  199091  199095  199097  199101  199107  199109  199115  199119  199121  199125  199127  199131  199133  199135  199136  199137  199139  199140  199141  199143  199145  199149  199151  199155  199157  199161  199167  199169  199175  199179  199181  199185  199191  199197  199199  199205  199209  199211  199217  199221  199227  199235  447348 

18.某一个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因为

A.该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   

B.该种群的全体成员都是该性状的纯合体

C.该变异性状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  

D.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

试题详情

17.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

试题详情

16.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物种形成的有关因素,不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   

B.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D.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

试题详情

15.下面是关于果蝇对DDT抗药性的进化实验:

实验一:将一个果蝇群体(第一代)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涂有a浓度DDT的玻璃片处理,将成活下来的果蝇后代(第二代)继续饲养到一定规模后用2a浓度的DDT处理,将存活下来的果蝇的后代(第三代)用3a浓度的DDT处理……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DDT浓度增加至15a,仍有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存活,因此,实验者认为,果蝇的变异是“定向的”,即是在环境条件(DDT)的“诱导”下产生的,并且认为,该实验证实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正确性。

另有学者发现了“实验一”设计的缺陷,怀疑实验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因而设计了实验二。

实验二:将若干雌雄果蝇分别饲养成若干个家系,此为第一代,然后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a浓度的DDT分别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然后在有果蝇存活的家系的另一半果蝇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二代),将每个家系分成两半,用2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在有果蝇存活的家系的另一半中,再培养若干个家系(第三代),用3a浓度的DDT处理每个家系的一半……用同样的方法逐代将DDT浓度增加1a,处理果蝇,到第15代时,DDT浓度增加至15a,也产生了能抗15a浓度DDT的果蝇群体。然而这些具有抗性的果蝇的父母及其祖先并没有接触过DDT。

通过对实验二的分析后,你认为:

(1)DDT对果蝇变异所起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      ,果蝇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果蝇个体的变异是        ,果蝇抗药性的产生在环境变化(DDT处理)之(前、中、后)         

(2)通过对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比较分析,你认为实验一得出不正确结论的原因是           

试题详情

14.某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下图甲曲线(纵坐标为个体数量,横坐标为翅的长度)。后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是

试题详情

13.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因为流感病毒已经产生了高度的抗药性,对这种抗药性产生的合理解释是

  A.流感病毒的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B.病毒对疫苗产生了定向变异

C.疫苗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的结果

D.流感疫苗诱发病毒产生突变

试题详情

12.用水蚤(一种水生小节肢动物)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 

     

(2)有些水蚤能在20oC环境中生活,还有些   

水蚤能在28oC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

之间存在着        ,从而体现了生

物的变异一般是      

(3)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      

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

(4)把20oC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8oC环境

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把28oC环境中

生活的水蚤移入20oC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这说

明当环境条件变化时,如果生物体缺少        ,就要被环境所淘汰。因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的特点。

试题详情

11.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细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

A.基因重组    B.突变      C.环境条件变化   D.杂交

试题详情

10.图1表示最初生活在某个区域的种群,由于水的阻碍,已将物种分离成两个独立的群体。如果甲生活的环境比乙生活的环境发生的变化剧烈,那么群体甲的进化速度将可能

A.比乙慢      B.比乙快    

C.与乙相同     D.不能确定

试题详情

9.(2004年北京卷)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C.使食虫鸟有虫可食     D.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