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为了预防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生,医生常常建议年轻的妈妈要常带孩子在室外活动,理由之一是( )
A.有利于骨细胞的分裂增生 B.有利于维生素D的吸收
C.有利于Ca、P的吸收 D.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姿态
1.在生命活动中,由DNA分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B.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D.核糖、碱基、磷酸
1.生命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基础是由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各种化合物。我们应当站在生物地化循环层面上来研究生命的物质运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联接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桥梁。因此,在历届高考中这部分内容总是和生物的新陈代谢、生态系统结合在一起进行出题,同时,当有关化学知识的综合也是跨学科综合的切入点之一。
●歼灭难点训练
2.从一种植物的细胞中提取得到甲、乙两种有机物,甲的含量大于乙,在适当的条件下,用人的胃液处理,甲分解而乙不变,分析甲、乙的化学成分,甲含有N和S,乙含有N和P,甲、乙两种物质遇碘不变蓝;从来源看,甲在细胞膜上有,而乙在细胞膜上没有。试填写以下空白:
(1)根据以上叙述分析可知,甲属于______类物质,乙属于______物质。
(2)甲物质施以15N标记,结果在此物质为食物的羊尿中查出15N元素,这是因为甲在羊体内被消化分解成___________,脱去___________,其中含15N的物质最终形成______ 等废物,随尿排出。
(3)乙中的N主要存在于分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部分,P主要存在于分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部分。
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蛋白质和核酸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迁移能力。
知识依托:①蛋白质、核酸的元素组成、分子结构。②蛋白质的代谢--脱氨基作用。
错题分析:由于学生对甲、乙两种物质的错误判断,所以第(2)小题的代谢过程脱氨基作用易填成转氨基作用或其他答案。
解题方法与技巧: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甲能被胃液分解,而胃液中主要含有胃蛋白酶,并且甲含N、S两种元素,遇碘不变蓝,分布在细胞膜上,可知甲是蛋白质。蛋白质在动物体内消化成氨基酸,在细胞内通过脱氨基作用,含N部分于肝脏形成尿素等代谢产物,随尿排出。乙作为含N、P的有机物,遇碘不变蓝,又不分布在细胞膜上,所以可断定乙是核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因此,乙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而P存在于分子结构中的磷酸里。
答案:(1)蛋白质 核酸 (2)氨基酸 氨基 尿素 (3)碱基 磷酸
●锦囊妙计
1.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和产生的热量( )
A. 少 少 B.多 多
C.相等 D.无规律
命题意图:这是一道生物化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脂类、糖类的组成元素及有氧呼吸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其重点在两个方面:①脂类和糖类物质组成元素的比例差别,在于脂类C、H比例较高。②同为能源物质,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时,氧的消耗是被[H]还原生成水,[H]产生的多,自然氧消耗就多。
知识依托:①脂类、糖类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但脂类C、H的比例较多;
②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只在氧化磷酸化中消耗氧。
错题分析:由于学生没有考虑脂类物质中C、H的比例较高,误认为在相同条件下,消耗相同质量的有机物产生的能量和耗氧量都相等或无法比较。故易错选C或D。
解题方法与技巧:认真审题,发散思维,全面考虑问题,题目的落脚点是分解相同质量的脂类和淀粉,耗氧量的多少、产热的多少。根据题目中的提示,需氧量与种子所贮存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联想到化学上所讲的脂类的C、H比例较高,含氧较少,糖类则与之相反,以及有氧呼吸中氧在氧化磷酸化中被[H]还原成H2O,这样便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脂类含较多的C、H可以还原较多的氧,放出较多的热量,因此应当选B。
答案:B
3.0.5 kg的绿豆如果全部萌发生成绿豆芽,绿豆芽中的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分别比绿豆中的( )
A.减少 减少 B.减少 增加
C.增加 减少 D.增加 增加
●案例探究
2.当血糖浓度持续低于45 mg/dL时,会造成病人休克,这时,医生要给病人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是( )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给水分
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供给能量
1.医学上常给人口服Na131I溶液诊断甲状腺疾病,这是由于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是( )
A.钙 B.钠 C.碘 D.铁
67. HIV主要攻击哪种免疫细胞?
66.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什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