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下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曲线a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
B.曲线b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点间的距离
C.曲线c代表染色体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
D.曲线d代表染色体纺缍丝的长度
2. 下图中哪个是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
1.假设动物某精原细胞的2对等位基因(Aa、Bb)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该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可表示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和基因变化的是图中的
31.在下面的表格内列出了四种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请据表回答:
生物 |
有机物 |
二氧化碳 |
氧气 |
水 |
矿物质 |
光能 |
I |
√ |
|
√ |
√ |
√ |
|
II |
√ |
√ |
|
|
√ |
√ |
III |
√ |
√ |
|
√ |
|
|
IV |
|
√ |
√ |
√ |
√ |
√ |
⑴在这四种生物中,最能表示异养生物的是_________,其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__。
⑵从异化作用的角度讲,Ⅱ和Ⅲ属于_______。Ⅱ可能生活在_________环境中。
⑶Ⅳ这种生物的代谢类型应该是_________,如________。
30.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能进行过程②并在氮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______,这种利用化学能来把无机物和成有机物的方式叫_________。
⑵能进行过程①和②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成分。
⑶⑦、⑧、⑨三个过程都能产生的之间产物是__________,决定呼吸过程是进行⑧还是进行⑦或⑨的因素是有无_____,决定无氧呼吸是进行⑧还是⑨的是_________。
⑷人体内⑤、⑥过程均能发生的器官是_________。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主要是通过过程__________来供能的。
⑸③和④过程从数量上的区别是_________。
29.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夜、沉淀物、和未经离心的酵母菌研磨后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分别进行以下实验,请分析结果。
⑴向甲试管滴加葡萄糖液,甲试管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⑵向乙试管滴加丙酮酸,乙试管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⑶在完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乙试管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⑷向三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荧光素(遇ATP可发光的物质),将丙酮酸分别滴入三只试管,发出荧光最强的试管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
28.利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测定呼吸作用的装置土,如下图。要求:所给装置均要用,必要时只能重复使用所给三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
⑴用字母表示测定呼吸作用的最佳程序为_________________。
⑵该程序中B装置图中的药品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⑶该程序中C装置图中药品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A装置图中要用不透光的玻璃罩罩住植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⑸如果A中植株换成萌发的种子,实验结果相同吗? ____________。
27.下图表示在人体内发生的一些生化反应:
(1)过程①的产物除丙酮酸外,还有 。
(2)过程②必须有 参加,此过程在 内进行。
(3)催化过程③的是 酶。
(4)人进入高山缺氧环境后,血浆中的 (答图中的成分)浓度将会升高;血液中的 数量将增多,这样将会更多的 来输送氧。
26.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体积分数时,CO2的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注:实线表示O2吸收量,虚线表示CO2释放量)请据图回答:
⑴在外界氧气浓度小于10%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说明无氧呼吸强度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两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 C点时,植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 C点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止
C. 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 B点时,植物呼吸作用最弱
⑷、AB段表示CO2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⑸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
⑹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倍
⑺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时,应控制氧气浓度在________点对应的浓度附近最好。
25.下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了( )
A.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
B.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
C.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
D.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