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在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的植物细胞中,水分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B.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
C.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细胞壁 D.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1.对细胞内自由水的下列描述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约占细胞内水分的95% B.与蛋白质等物质相结合
C.能够流动和易于蒸发 D.代谢反应介质或参与反应
7.(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图6-18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图6-18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____mol/L,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
(3)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学生课外自测)
6.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的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假设: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青霉素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一种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根据上述探索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青霉菌和细菌的关系是( )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3)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产生的,则应进一步设计实验,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则能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
(4)最初使用较少的青霉素有较好的杀菌效果,现在青霉素使用量常达到800万单位,说明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了,这种抗药性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5.图6-17示白杨树的主于上端,A、B、C、D分别为其生长正常的侧芽。请分析:
(1)这些芽发育成枝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是由________处产生的,以_______方式积累在侧芽处。
(3)如剪去顶芽,则A芽将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此时________芽的生长素浓度最高,_____________芽处的生长素浓度最低。
4.图6-16表示用胚芽鞘中段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做的一组实验:
图6-16
(1)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原先不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中是否含有生长素,其实验结果可能是从琼脂小块中________生长素;B琼脂小块中_______生长素;C琼脂小块中________生长素;D琼脂小块中_________生长素。
(2)该实验表明,在植物体内,植物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其运输方式是_______。
3.下表是微生物培养基成分。据此请回答:
表6-3
编 号 |
成 分 |
含 量 |
① |
(NH4)2SO4 |
0.4g |
② |
NH2PO4 |
4.0g |
③ |
FeSO4 |
0.5g |
④ |
CaCl2 |
0.5g |
⑤ |
H2O |
100mL |
(1)上表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是___________。
(2)此培养液能否用于植物的无土栽培?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若用于无土栽培,还应注意培养液中_________的含量。
(3)若除去成分①,加入(CH2O),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______________。
(4)表中营养成分共有__________类。
(5)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
(6)表中各成分重量的确定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该培养基若用于培养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培养基成分中至少该含有_________。
2.图6-15为在夏季睛朗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观察后回答:
图6-15
(1)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______________。
(2)对于C点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解释是:由于中午______过高,_______作用过大,叶片的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______供应大量减少,以致_________反应阶段植物体内的五碳化合物不能与之结合,使__________的形成大为减少。
(3)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以致光合作用的_______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___减少,因而影响_________反应的进行。
(4)如用14CO2示踪,在光合作用过程中,14C在下列分子中的转移途径是( )
A.14CO2→十叶绿素→ADP B.14CO2→NADP+→糖类
C.14CO2→三碳化合物→糖类 D.14CO2→叶绿素→ATP
1.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可见到如图6-14所示的情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6-14
(1)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处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细胞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实验开始时该细胞的篇度。
(4)如果图示细胞放入清水中,24小时后仍不发生复原,说明________________。
30.(2001年广东高考试题)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
A.喷洒 N肥 B.提高 CO2浓度
C.喷洒 P肥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