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9744  199752  199758  199762  199768  199770  199774  199780  199782  199788  199794  199798  199800  199804  199810  199812  199818  199822  199824  199828  199830  199834  199836  199838  199839  199840  199842  199843  199844  199846  199848  199852  199854  199858  199860  199864  199870  199872  199878  199882  199884  199888  199894  199900  199902  199908  199912  199914  199920  199924  199930  199938  447348 

3.无丝分裂

   分裂过程是先细胞核延长,从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2个细胞核,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2个子细胞。在整个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比体和染色体的变化。这种分裂方式常出现于高度分化成熟的组织中,如蛙的红细胞的分裂,在某些植物的胚乳中胚乳细胞的分裂等。这里要注意的是:蛙的红细胞是无丝分裂,但不能依次类推,人的红细胞也是无丝分裂。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已永久失去分裂的能力,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是通过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再分化发育而来的。

试题详情

2.减数分裂

   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内才有进行减数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具有原始生殖细胞(性原细胞)的器官称为生殖腺,雌性动物是卵巢,雄性动物是睾丸。减数分裂是一种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却连续分裂2次的分裂方式,分裂的结果是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性原细胞(或体细胞)减少了一半。对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染色体的复制时间在性原细胞发育成性母细胞的过程中,即在同源染色体联会之前早就已经复制完成了;二是联会发生在染色体缩短变粗的早期,发生联会的过程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所以教材中的减数分裂图解表示联会的图中一个染色体中未画出2条染色单体;三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目的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时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要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还要发生交叉互换,这是三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四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着丝点分裂,实现染色单体彼此分开,所以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未变,但DNA分子数减少一半;五是第二次分裂程的次级性母细胞的分裂类似有丝分裂过程,但与有丝分裂过程不同的是一般已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重点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过程的比较。①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比较: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同源染色体,而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区分同源染色体的依据在高中生物阶段有两点:一是染色体的大小,同源染色体一般形成和大小相似或相同;二是着丝点位置,着丝点的位置有端着丝点,也有中间着丝点的,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应是相同的。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特征是:染色体数目一般是偶数,染色体两两相同,每个染色体中有2个染色单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的中央。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图像特征是:染色体数目有奇数,也有偶数,但找不到两两相同的染色体,即不是大小不同,就是着丝点位置不同,说明没有同源染色体,但每个染色体中还有2个染色单体,如图4-5所示。②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后期分裂图像的比较,如图4-6所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共同特征是:着丝点分裂,每个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彼此分开成为2条染色体,在纺缍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但不同之处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应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一般没有同源染色体。在识图中应对移向同一方向的一组染色体进行分析,如图4-6A中,向上移动的一组染色体中,大的2个染色体是一样的,可看作是一对同源染色体。而小的2个染色体也是一样的,可看作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图4-6B中,向上移动的一组染色体中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所以就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图4-5A看作是有丝分裂后期,图4-5B看作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图4-5                    图4-6

   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的异同点是: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的过程是一样的,但细胞质的分配情况不同。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2次分裂细胞质均是均等分裂;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2次分裂细胞质均是不均等分裂,在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主要分配在次级卵母细胞中,第二次分裂细胞质主要分配在卵细胞中,极体中几乎没有分到细胞质。

   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是精子细胞,精子细胞必须经过变形后才能形成精子,变形的过程中细胞质大量丢失,只保留细胞核和一个蛋白质构成的尾部。卵细胞的形成没有变形过程,卵细胞体积很大,细胞质中贮存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这是为受精卵的发育准备的。

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DNA含量的变化可用图4-7所示的两条曲线表示。

图4-7

受精的过程是指精子细胞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的过程,故在受精卵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是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在受精卵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则全部来自母方。通过受精作用把染色体减半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染色体数目恢复原状时使双亲的遗传物质综合到子代个体中,即保证了同种生物亲、子两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对遗传有重要意义,又使后代获得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对生物的变异也有重要意义。如图4-8所示。

图4-8

试题详情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1.有丝分裂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一个细胞周期分为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两个时期,分裂期又人为地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细胞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见表4-1。

表4-1

时期
主要特征
间期
G1
转录大量的RNA和合成大量的蛋白质,为DNA复制作准备
S期
DNA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通过着丝点连在一起,与蛋白质结合形成2个姐妹染色单体
G2
为进入分裂期作准备
分裂期
前期
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核膜解体,核仁消失;形成纺缍体
中期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中央;染色体数目最清晰,形态最固定
后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裂,在纺缍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
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核膜重建,核仁出现;纺缍体解体;赤道板→细胞板→细胞壁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间期虽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但形成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通过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并未真正成为2个染色体,我们在计数时还是看做是一个染色体。前期和中期均是每个染色体中包含有2条染色单体,到后期着丝点分裂,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单体彼此分开时,一个染色体真正变成了2个染色体,染色单体已不再称为染色单体而称为染色体了,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增加一倍,末期结束时,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与母细胞一样的水平,如图4-1曲线所示。在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时一般用偶数表示,因为在整个有丝分裂过程都存在着同源染色体,没有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的过程。

图4-1  细胞周期

如果要表示一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与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略有不同,因为在末期形成了两个细胞核,但细胞尚未真正完全分开,所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后期还是一样的,细胞一旦完全分开末期便宣告结束。对一个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的理解就是在后期进入末期时染色体已完全实现了平均分配,所以末期一个细胞核的染色体是后期的一半,与前期和中期一样。如图4-2所示。

图4-2  细胞周期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情况是:在间期的G1是进行DNA复制的准备期,此时主要是进行RNA的转录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NA尚未开始复制S期是DNA的复制期,但复制有一个过程,所以在图中用一斜线表示;S期结束时DNA含量比原来增加了一倍,此后一直到分裂结束,才减半到与母细胞一样的水平。如图4-3所示。

图4-3

一个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如图4-4所示。

图4-4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比较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表现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质是一样的,但由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所以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形式上有所不同。具体见表4-2。

表4-2

细胞类型
相同点
不同点
间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末期
植物细胞
染色体复制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彼此分开
分裂的结果相同,即染色体平均分配
细胞两极发出纺缍形成纺缍体
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再形成细胞壁
动物细胞
同上
同上
同上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
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2个细胞

   有丝分裂的实质是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地分配到2个子细胞中去。有丝分裂的意义是因为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细胞分裂不是无限进行的,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的继续分裂,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也有的暂时失去分裂能力,进入生长发育时期,最后形成某种成熟的组织,但当受到某种刺激时,又可恢复分裂能力,如植物的皮层细胞、叶肉细胞等;哺乳动物的上皮组织细胞等。也有的发育成高度分化成熟的组织,永远失去分裂能力,如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被子植物的筛管细胞等。

试题详情

28.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有大量绿藻和鱼虾生存。下图表示的是在5月份一个晴天中的水池中的一些生物释放或吸收CO2的情况。分析回答:(12分)

 

        CO2

       释放量

                A

        

         0    6    12   18   24   时间

        CO2      B

       吸收量

  (1)表示鱼虾及河泥中细菌吸收或放出CO2的情况的曲线为     ;表示大量绿藻存在时,绿藻吸收或放出CO2的情况的曲线是     

  (2)由曲线A可知:这些生物全天都释放CO2,原因是              ;曲线A在夜晚下降的原因是                     ,而在12点左右上升的速度最快的原因是                    

  (3)鱼虾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成分属于        

试题详情

27.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生成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中以血友病甲(缺乏凝血因子VIII所致)最为常见。血友病甲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目前,治疗血友病主要是输入外源性凝血因子VIII。由于不能根治,这种治疗将伴随一生。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20分)

  (1)请列举两种获得凝血因子VIII的途径。

  (2)当人体内存在血友病甲基因时是否就得血友病?为什么?

  (3)对于已患血友病的患者来说可以用检查血液中的凝血因子的含量来确诊。但由于胎儿时期不发病,要想在胎儿时期确定其是否是血友病甲患者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对胎儿进行诊断有何现实意义?

  (4)如果一对夫妻都不是血友病甲患者,但女方的哥哥是血友病甲患者。那么,如果这个女人怀了一个男孩,要不要对胎儿作血友病甲的有关检查?为什么?如果怀的是一个女孩呢?

  (5)血友病的治疗从预防出血、替代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认为发展方向是           

试题详情

26.生物进化学说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地完善。自从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之后,许多科学家对其不断地修正和补充,历经了达尔文主义、新达尔文主义和现代达尔文主义等阶段。现代达尔文主义提出了以下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2)变异、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3个环节。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1)达尔文所讲的生存斗争包括哪些方面?

   (2)现代达尔文主义所讲的变异包括哪些方面?选择是怎样实现的?

   (3)达尔文同意“生物在环境条件影响下获得的新性状可代代遗传”的观点,请你对这个观点进行评价。

试题详情

25.物种入侵破坏生态平衡属于

   A.植被的破坏  B.食物链的破坏   C.环境污染   D.自然因素的影响

试题详情

24.紫茎泽兰的入侵会使侵入地的生物种类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试题详情

23.紫茎泽兰原产墨西哥,但在当地却没有引发生态危机,原因是

   A.当地环境不利于这个物种生活     B.当地有这个物种的天敌

   C.当地干旱,限制了这个物种的繁殖   D.当地居民过对这个物种利用得多

试题详情

22.在生活污水的处理中也要经常用到微生物,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诱变育种技术选育微生物新品种   B.向污水处理池中通空气

   C.将污水池密封,不让空气进入      D.控制污水池的温度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曾经报道了我国西南地区遭受外来有毒植物紫茎泽兰的入侵,引起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近年来,我国各地区有许多物种入侵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产品进口以及人员和货物往来的增加,来自国外的有害物中对中国的威胁可能会大大增加。回答以下问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