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用HLA表示 B.常用AIDS表示 C.主要侵犯人体T细胞 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受损,继而影响细胞免疫
3.下列免疫反应中,属于体液免疫反应的是( )
A眼泪中的溶菌酶可被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
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C免疫球蛋白与病菌结合抑制病菌繁殖
D体液中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干扰素抵抗病毒感染
2.下列关于细胞的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
C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
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1.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
7.(1998年上海高考试题)将10mL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值,结果如表13-9。请分析回答:
表 13-9
样品 |
酵母菌数量(个/立方毫米) |
pH |
1 |
1210 |
4.8 |
2 |
820 |
5.4 |
3 |
1210 |
3.7 |
4 |
1000 |
5.0 |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_______________。
(2)对酵母菌而言,1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____________个。
(3)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立方毫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00年上海高考题)图13-12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至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13-12
(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
(3)生物甲与己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只表示了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__________。
(5)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kg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_________kg。
5.(1999年上海高考试题)控制甜豌豆的花色与花粉粒形状的基因间有较强的连锁关系。已知红花基因(b)与长花粉粒基因(R)之间的交换值为12%,现用红花长花粉粒(bbRR)亲本与紫花圆花粉粒(BBrr)亲本杂交得F1,F1自变得F2。请回答:
(1)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F2中出现红花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
(3)F2中出现纯种紫花长花粉粒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
(4)若要F2中出现9株纯种紫花长花粉粒植株,F2群体至少应种_________株。
4.(1998年上海高考试题)图13-11是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叶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用CO2的吸收量表示)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图13-11
(1)曲线B所表示的是________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
(2)a、b由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叶面积为25cm2的阳性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Y时每小时的光合作用合成量为______mg。
(4)将该阳性植物叶片先在光强度为X的条件下放置若干时间,然后放于暗处(光强度为Q时)12小时,要使此时叶的干物质量与照前一样,则需光照_________小时。
(5)在同等条件下,阳性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比阴性植物_________。
3.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悬浊液,在30℃、1.01×105Pa下培养6小时,吸收99.6mLO2,放出224.1mLCO2,对此回答下列问题(假如30℃、1.01×105Pa下的1mol气体的体积是24.9L,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回答量时小数点以下四舍五入):
(1)以葡萄糖为呼吸基质发生两种化学变化,分别写出两种表示反应最初产物和最终产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在上述反应中产生多少mg酒精?
(3)在上述反应中多少mg葡萄糖被分解?
2.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连形成的。就有关蛋白质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蛋白质分子由481个氨基酸构成的四条肽链组成,该蛋白质分子共有多少个肽键?
(2)控制合成该蛋白质分子的基因中至少有多少个脱氧核苷酸?
(3)氨基酸在细胞内的分解可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在氧气不充分条件下脱去氨基;在氧气充分的条件下脱去氨基和碳,生成CO2。试以丙酸为例写出两种条件下的反应方程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