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8.D
D正确:因为凡是脊椎动物都有睡眠行为,有些动物是夜晚睡眠白天活动,而另一些动物则是白天睡眠夜晚活动,这是动物行为日节律的最明显表现,它的规律性不因光周期的改变而改变。A不对:因为动物的群聚往往是季节性的,如家燕和其他迁飞鸟类秋季南迁时的群聚和留鸟冬季的结群觅食活动都主要受光周期变化的影响。B不对:因为无论是昆虫和爬行动物的说皮和鸟类的换羽都是由光周期变化所控制的,例如,实验证明,雷鸟冬季换成白色羽毛和春季换成杂色羽毛都是由日照长度的改变引起的,而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不对:因为植物的开花时间也和鸟类的迁飞时间一样准确无误,它们都是由日照长度的变化控制的。
47.B
B正确,因为日照长度的变化是季节变化的最准确最可靠的信号,几乎所有鸟类的迁移时间都是依据日照长度的变化,很多鸟类各年春天迁飞到生殖地的日期都相差不到1-2天。A不对,因为各年大气平均温度相差太大,如果依据温度条件决定迁飞日期就会使鸟类面临很大困境,不是提早到达生殖地面临食物短缺和气温过低,就是推迟到达生殖地错过育雏的最好时间。C不对,因为不管食物短缺与否,鸟类总是按时离开越冬地。D不对,因为捕食压力的大小决定于生态条件的变化,而且各年差异极大,即使在捕食压力极小或没有捕食压力的情况下,鸟类照样会按时迁飞。
46.D
D正确:因为鸽子每天上午10点钟取食已形成了一种非常有规律的日节律,而且这种节律是由内在生物钟支配的,这就是说,即使取食地点发生了变化(移地实验的结果),鸽子仍然会按照原有的节律每隔24小时取食一次,而原地的上午10点钟刚好相当于P地的下午2点钟,两地相距经度60°,时差为4小时,因P地是在原地以东,所以原地为上午10点钟时,P地为下午2点钟。A不对:因为未考虑原地与P地有4小时的时差。B不对:因为原地与P地的时差是4小时而不是6小时,而且P地上午4点相当于原地午夜12点。C不对:因为两地时差不是6小时,而且P地下午4点相当原地中午12点。
45.D
D正确,因为迁移的方向和距离只有是由本能决定的,幼鸟和成鸟才能分开飞,如果是由学习决定的,幼鸟就必须和亲鸟一起飞,并在第一次迁移飞行中学会迁移的方向和距离。A不对,因为亲鸟在一个季节里的繁殖次数与迁飞方式无关。B和C也不对,因为鸟类个体的平均寿命和迁飞过程中的食物需求不是决定幼鸟与成鸟一起飞还是分开飞的关键因素。
44.A
A正确:因为雄蛾寻找雌蛾首先是被雌蛾所分泌的性信息素所激活,其先决条件是雄蛾必须位于雌蛾的下风处,此后雄蛾只要逆风飞行就能飞向气味源和雌蛾所在处,并在性信息素引导下降落在雌蛾附近。B不对:因为雄蛾被激活后是靠趋风性(逆风飞行)导向,而不是靠气味的浓度梯度导向。C和D不对;因为雄蛾不是被天气条件激活的,而是靠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激活的。
43.B
B正确:因为信号刺激是指能代表发出刺激的整个主体的刺激,例如对雄欧鹏和雄刺鱼来说,红色常常代表着另一只雄欧鸲和雄刺鱼;对雏银鸥来说,红色斑点则意味着是它们的双亲,红色斑点作为一种信号刺激可以诱发雏鸥产生啄击反应,即当雏鸥饥饿时便用喙去啄击双亲喙上的红点,这样就能得到双亲喂给的食物。A不对:因为银鸥喙上的红色斑点属于正常的自然刺激,而不是超常刺激。C不对;因为雏鸥对双亲没有攻击动机和攻击行为,因此双亲没有抑制雏鸥攻击的必要。D不对:因为信号刺激是引起受体发生行为反应的外部刺激,它的主要功能是诱发雏鸥作出啄击反应以达到喂食的目的,而不是作为雏鸥识别双亲的标记。
42.B
B句是错误的,因为固定行为型的定义是“按一定时空顺序进行的肌肉收缩活动,表现为一定的运动形式并能达到某种生物学目的”。当鲑鱼从海洋向河流中回游时,它们沿河逆流而上是由超性(趋流性)支配的,但它们游进的动作却是一种固定行为型。A是正确句,因为有些先天行为是可以通过经验而改变的,例如英国的大山雀在近一二十年学会了啄开奶瓶盖啄吃奶瓶中的奶油,这一新的取食技能就是在先天的啄树皮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而发展起来的。C是正确句,因为超常刺激的定义是“比一个正常的自然刺激更能有效地释放动物某一特定行为的刺激”,可见,动物对超常刺激的反应比对正常刺激的反应更敏感、更强烈,例如银鸥比较喜欢孵那些比正常蛋更大一些的模型蛋;蛎鹬更喜欢孵五个蛋,而不是在正常情况下的三至四个蛋。D也是正确句,因为固定行为型是一种固定不变的运动形式,它们和形态特征一样可以作为物种的鉴别特征,固定行为型是被特定的外部刺激所释放的,一旦释放就会自发进行到底而不需要继续给予外部刺激。固定行为型在求偶、营巢、取食和清洁身体等行为系统中最为常见,灰雁回收蛋的行为和青蛙的捕虫行为都是典型的固定行为型。
41.C
本题看起来复杂,其实就是一句话“野生型果蝇有X和Y酶,白眼果蝇无这种酶,杂交后F1有什么酶?”F1具有X、Y两种酶(AABB×aabb)。
40.C
常染色体上的“White”基因,对X染色体上的“Orange”基因具有显性上位的作用。也就是说,只要有W存在,无论X染色体上是什么,其表型均为白毛。换言之,如果猫显示出有色,不论是斑纹(OO,OY)还是玳瑁(Oo),或是红色(oo,oY),都已经表明“White”基因的状态是ww。因此,父本的表现型既然是斑纹,其基因型一定是ww,OY。母本肯定至少有一个W,因为它表现为白色。母本的常染色体上若为WW,其后代应为Ww,即所出生的后代应当全为白色,这与事实不符,后代中白、红、斑、玳都出现了,因此母本应当是Ww。同理,母本在“Orange”位点上也一定是Oo,否则后代中不会出现红雄、斑纹雌和玳瑁雌。因此,小猫母亲的基因型应为WwOo。
39.C
这类题属于先考虑结果,然后选正确答案的题,不要先看答案逐个排除再决定正确与否。该题是一道典型的体性遗传现象的问题,后代可以直接写出来:
亲本 |
XOXO×XOY |
|||
子代 |
XOXO |
XOXO |
XOY |
XOY |
雌 |
雌 |
雄 |
雄 |
|
玳瑁 |
红色 |
斑纹 |
红色 |
因此答案C是正确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