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9963  199971  199977  199981  199987  199989  199993  199999  200001  200007  200013  200017  200019  200023  200029  200031  200037  200041  200043  200047  200049  200053  200055  200057  200058  200059  200061  200062  200063  200065  200067  200071  200073  200077  200079  200083  200089  200091  200097  200101  200103  200107  200113  200119  200121  200127  200131  200133  200139  200143  200149  200157  447348 

78.D

减数分裂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核分裂,它包括两个连续的分裂过程。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于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中的一半;第二次分裂为正常的有丝分裂,最后形成4个单倍体的子细胞。一般的动物、许多原生动物,还有少数低等植物在将形成配子之前发生减数分裂。高等植物有世代交替,每个世代交替于单倍体及二倍体之间。受精产生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减数分裂发生于孢子体世代的某些点上,产生的是孢子而不是配子。这种孢子称为减数孢子。减数孢子形成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成熟时,配子体世代又分化成精子和卵子,精卵结合,再回复到二倍体世代。所以,只有D是正确的答案。A、B、C都不对或不全面。

试题详情

77.C

有丝分裂开始时,虽然每一个染色体经复制后都形成了两条染色体,但并未分开,仍是一条。有丝分裂后,二条染色单体分别进入子细胞,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因此干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由于DNA在开始时已被复制,其量为未开始分裂的细胞的2倍(Q),分裂后的子细胞中的DNA则为Q/2。因此答案C是正确的。

试题详情

76.A

细胞的质膜是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质膜中很少有多糖,而且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蛋白质完成的。所以只有A是正确答案。

试题详情

75.D

质膜和核糖体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结构。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无囊泡,无核膜,所以只有D正确。

试题详情

74.C

A和B都不对,脂双层膜的内部是由非极性烃链组成的,它对离子和大多数极性分子的通透性很低,但对非极性小分子如氧和二氧化碳则可自由通透。C正确,氨基酸在pH7左右(称生理pH)为兼性离子,它们不能自由地通过脂膜,需借助膜上的载体,如膜蛋白,进行协助扩散运输。D不对,水虽然是极性分子,但它是一个突出的例外,可自由穿过脂膜,这可能与膜上存在亲水的微孔(直径0.8-l.0nm)以及水分子的个子小有关。

试题详情

73.B

A和C都不对,虽然编码含相同数目氨基酸的蛋白质,不论原核还是真核生物中,密码子数是相同的,但原核类中基因是连续的,而大多数的高等真核类基因是不连续的,在这些基因中的编码序列(外显子)被1个或多个间插序列(内含子)隔开,内含子在初级转录本转变成mRNA时才被切除,因此真核细胞中编码相同数目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因比原核类中的长。B正确,理由见A和CD不对,基因长度与细胞组织水平(原核还是真核)有关,可能分隔基因反映了进化的过程。

试题详情

72.C

A不对,从DNA到mRNA的信息传递,即转录,它是以DNA作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进行的,此过程并无tRNA的参与。B不对,rRNA是核糖体的主要结构成分和功能成分,例如16SrRNA的3’端在识别mRNA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也称SD序列)中起重要作用,但mRNA和rRNA所含的信息都直接来自DNA,不存在mRNA到 rRNA的信息传递,更不存在tRNA参与此传递过程。C正确,对于每种氨基酸至少有一种tRNA,每个tRNA分子含有一个反密码子,在核糖体上进行蛋白质合成时,tRNA反密码子可与mRNA上相应密码子配对,保证mRNA上的遗传信息正确地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D不对,mRNA上含的是密码子而不是反密码子。

试题详情

71.C

A和 B都不对,根据Chargaff DNA碱基组成法则可知A=T,G=C,这是因为DNA是互补双链分子,A与T,G与C,因此A/T比和G/C比都等于1,且不变。C正确,(A+T)/(G+C)比值可因物种而异,有些生物A+T的摩尔含量高于G+C,有些则相反,例如细菌中的不同种属(G+C)/(A+T)比值(称特异性系数)可在0.45-2.80范围内变动。D不对,因为A一T,G一C,显然A+G=T+C,即(A+G)/(T+C)=1不变,也即DNA中嘌呤碱与嘧啶碱的摩尔数相等。

试题详情

70.A

A正确,在含14N环境中培养出来的细菌含轻氮型DNA(14N-14N),转移到含15N环境中生长一代后,依照半保留复制机制,细菌DNA变成中间型(14N-15N),当放回含14N环境中连续生长二代后,DNA出现两种类型,14N-15N和14N-14N,其摩尔比为1︰3,即1/4︰1/3。B不对,只有当含14N-14N DNA的细菌放入含15N环境中生长二代,然后转回含14N环境中生长一代,这样的细菌DNA才符合此比例。C和D都不对,只有含重氮(轻氮)DNA的细菌转移到含14N(15N)环境中生长二代后才会出现答案C(D)的情况。

试题详情

69.D

A、B和D都不对,因为一,除特别指出外,一般自左至右为5’→3’向;二,碱基配对时两条链是反向的;三,DNA的三联体并不直接与tRNA的反密码子配对,只能通过mRNA密码子发生简接互补关系;四,DNA上的密码通常采用非转录链上的序列表示。所以,DNA三联体与对应的mRNA密码子是相同的,只是后者以U代替了T。这里DNA三联体GCT对应于被转录成的密码子GCU,翻译时,GCU应与tRNA反密码子XGC配对(X为A、G或I),因此GCT(GCU)不可能与GCT、CGA或GCU互补。C正确,根据Crick提出的“摆动假说”,即密码子与反密码子识别时,除标准的配对外,尚允许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与反密码子的第一位碱基的配对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GCU除能与AGC(实际上至今尚未发现反密码子第一个碱基是A的)配对外,还能与反密码子GGC或IGC配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