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0207  200215  200221  200225  200231  200233  200237  200243  200245  200251  200257  200261  200263  200267  200273  200275  200281  200285  200287  200291  200293  200297  200299  200301  200302  200303  200305  200306  200307  200309  200311  200315  200317  200321  200323  200327  200333  200335  200341  200345  200347  200351  200357  200363  200365  200371  200375  200377  200383  200387  200393  200401  447348 

58.A

所谓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清醒而极端安静的状态中,不受神经紧张、肌肉活动、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影响时的能量消耗率。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生理活动和代谢率都较为恒定。由此可见A为正确答案。

试题详情

57.B

一般温血动物酶的活性与酸碱度、温度等条件有关,就湿度而言,最适宜的范围在35-40℃之间,唾液淀粉酶(人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转变为麦芽糖)的活性,也不例外。一般酶的活性(酶促反应的速度)在最适温度之前,每增加10℃,酶的反应速度为原反应速度的1-2倍,而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使酶逐步变性,即可使有活性的酶逐步减少,大部分酶在60℃以上即变性而丧失活性。故可知0℃较30℃,最适温度为远。煮沸之后自然超过其变性的温度而使酶丧失活性。70℃也已超过60℃变性界限,也丧失活性,所以B为正确答案。

试题详情

56.B

生物机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单位是细胞,人体也不例外。构成细胞的基本成分有碳水化合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无机物(如微量元素)和水等。这些物质中有的可在人体中合成,有的必须由食物中提供,例如一些无机元素、一些维生素、8-10种必需氨基酸等,而这些物质是人们存活所必需的。故答案B是正确的。

试题详情

55.D

肾脏是否能充分滤过对血液中正常或异常高水平的葡萄糖含量关系不大。正常情况下,肾脏滤过形成的初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在经过肾小管时又会被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在终尿中,正常情况下不含葡萄糖,故与是否充分滤过无关。血液中存在过量的甲状腺素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表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的基础代谢率可比正常人高约20%-80%,并伴有心跳频率增加、神经过敏、肌肉无力、体重减轻等征状,对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均有显著的影响。据估计甲状腺素每增加1mg就相当于消耗250g葡萄糖,故甲状腺素的增加可能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率。所以,血液中甲状腺素过量只会减少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有关肌肉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首先是来自肌糖原,由肌糖原转变为肌肉收缩的能量有复杂的过程,并非直接消耗血糖,即使肌肉整个处于休止状态,对血中葡萄糖含量水平的高低影响也不大。而每当进餐后,小肠均吸收多量的葡萄糖,放饭后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增高。但由于膨岛素的分泌与调节,可使之维持正常水平。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高低与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相关,因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水平的高低是由胰岛素进行调节的,胰岛素一方面可增加血糖的去路,如将葡萄糖转变为糖原或脂肪加以贮存或增进糖的氧化;另一方面还能减少血糖由肝的来源,即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等,所以胰岛素可使血糖浓度降低。而血液中维持异常高水平葡萄糖的病人,一般是糖尿病患者,其基本症状为血糖过高、糖尿、多尿、食欲盛、消瘦、虚弱等等,但诸多症状中原发性症状是血糖过高。而血糖过高则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故D为正确答案。

试题详情

54.D

心脏的瓣膜主要是指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左侧为二尖瓣,右侧为三尖瓣,当然在有心室与肺动脉之间及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还具有半月瓣。所有这些瓣膜都是保证血液定向流动的组织,这些瓣膜本身不具肌肉,其张开与否完全是被动的。例如,当心房在收缩后舒张时,其内压力减小,此时,心室开始收缩,于是心室内压力迅速升高,超过心房内的压力,这时原下垂的房室瓣就会被心室内的血液的压力推挤而张开,而房室瓣的腱索与心室乳头肌相联,当心室收缩时,乳头肌也在收缩,将房室瓣拉紧,以防房室瓣向上翻入心房(像大风中的雨伞的翻转),加上此时房室交界处的环行肌的收缩,使房与室的交界处也有所缩小,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就使房室瓣将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交通完全封闭,防止了血液的倒流(从心室一心房)。由此可见,心脏瓣膜的适时张开是由于在心室收缩时产生的血液本身的压力的作用下使之张开的,放正确答案为D。

试题详情

53.A

哺乳动物(包括人)的红血球的形成场所随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而有不同。胚胎时期最早是由胚外间质细胞分化而成。随着胎儿长大,肝脏参与制造红血球。之后脾也参与进来。5个月之后,骨髓成了重要的制造红血球的器官。婴儿诞生后,骨髓成为唯一的红血球制造场所。至成年后,则只有扁骨的红骨髓具有制造红血球的机能了。胸骨、肋骨与椎体均属扁骨一类,故A为正确答案。

试题详情

52.B

B正确:因为在上述动物类群中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是鞘翅目的甲虫,而不是膜翅目的蚂蚁和蜜蜂,更不是鸟纲中食蜜的蜂鸟。现在生存的甲虫虽然也起传粉作用(如隐翅虫、蓟马、金龟子等),但其作用已远不及蜜蜂重要。蜜蜂和蚂蚁是进化较晚、形态行为更复杂的现代昆虫,它们虽然取代甲虫成了有花植物主要的传粉者,但有花植物进化早期的传粉动物还是较古老的鞘翅目的甲虫,而不是较现代化的膜翅目昆虫。

试题详情

51.D

D正确:因为随着生态演替的进行,首先是构成群落的物种数目会逐渐增加,并相应导致群落稳定性的增加、营养级数目的增加和生产力的提高,其他变化还有生物量增加、群落结构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和复杂、生态位分化和占有更加充分、生物对策逐渐由r对策向k对策过渡等。唯一不是生态演替趋势的就是有机物贮存逐渐减少。

试题详情

50.B

B正确:因为只有在不同环境中的自然选择才能使生物发生适应性的性状分歧,并逐渐演化产生出许多新物种。A,C,D三项都与新物种的产生无关,因此不会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试题详情

49.C

C正确:因为在大量植物死亡后接着发生的就是死亡植物的分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并导致池塘中的动物因缺氧而死亡,并进一步加剧氧气的消耗,这种正反馈机制往往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A,B和D,E都不对:因为植物的全部死亡不会首先导致二氧化碳、硝酸盐和磷浓度的下降,这些物质是生活着的植物所必需的,植物死亡后,它们的浓度相对说来甚至会有所增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