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0652  200660  200666  200670  200676  200678  200682  200688  200690  200696  200702  200706  200708  200712  200718  200720  200726  200730  200732  200736  200738  200742  200744  200746  200747  200748  200750  200751  200752  200754  200756  200760  200762  200766  200768  200772  200778  200780  200786  200790  200792  200796  200802  200808  200810  200816  200820  200822  200828  200832  200838  200846  447348 

7.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玉米黄粒和白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Y和y控制),饱满和皱缩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和r控制),将纯种黄粒饱满和白粒皱缩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所得玉米粒如下表:

所结玉米粒
黄粒非凹型
白粒凹型
黄粒非凹型玉米果穗上


白粒凹型玉米果穗上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玉米种子中黄粒对白粒为     性,在黄粒非凹型玉米果穗上,玉米种子胚的基因型是           

(2)某同学为获得杂种F1植株,他应选用上述     玉米果穗上结的      玉米种子进行播种。为验证上述两种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1:1),该同学通过实验证明。

(3)该同学的实验方案设计如下,请补充完整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方案一:(利用单倍体育种原理)

第一步:将题(2)获得的杂种F1植株的                     

第二步:                                    

第三步:确保自交,收获其种子并统计不同表现型的数量比例。

方案二:

第一步:将题(2)获得的杂种F1植株                       

第二步:收获其种子并统计不同表现型的数量比例。

(4)结果预测及结论:

方案一:                                 

方案二:                               

试题详情

6.甲图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片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质,I~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A生理作用过程中,吸收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被光能激发而失去电子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能使水分解

(2)在A生理作用过程中,光能转换成电能后,电能转变成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中。

(3)若①是NADPH,请写出由②形成①的反应式               

(4)在B生理作用过程的I~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       阶段,释放量最多的是       阶段。

(5)在不同季节或一天的不同时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一般不同。乙图是用来验证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的重要实验装置,请回答:

①本实验的原理是:                         

②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            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度。

③请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预期的实验结果。

试题详情

5.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应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B.应设法不断提高生物圈的恢复力稳定性

    C.应使生态系统的能量尽量多地流向人类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试题详情

4.对下列细胞分裂模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分别具有甲、乙、丙、丁细胞的生物个体,属于4个不同的物种

    B.只有乙细胞才有赤道板

    C.细胞甲、丙、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D.细胞甲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最多

试题详情

3.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不同而不同

B.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以用丙酮提取色素

C.双缩脲试剂A、B混合均匀后加入豆浆中,溶液立即显紫色

D.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可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试题详情

2. 设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内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为Aa、Bb、Cc,该雄性动物两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8个精子中,已知其中的两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bC、ABC,则另外6个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都不可能有的是 (   )

   ①ABC  ②aBC  ③abc  ④Abc  ⑤abC  ⑥AbC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试题详情

1.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每个效应B细胞都能产生多种抗体   

B. B淋巴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作用

C.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D.抗体的分泌属于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

试题详情

6. 关于“劣质奶粉”

在安徽阜阳的农村,有一件怪事。从去年开始,那里的100多名婴儿,陆续患上了一种怪病,本来健康出生的孩子,在喂养期间,开始变得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尤其是婴儿的脑袋显得偏大。当地人称这些孩子为大头娃娃。这些孩子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高度缺乏营养,身体浮肿,原来,在这些劣质奶粉中,蛋白质含量都极低,只有2%,甚至不足2%。按照国家药品食品管理局的规定,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不能低于12%,而这些蛋白质含量极低的劣质奶粉,对婴儿来说,是灾难性的。正是这些劣质奶粉,在长期食用后,导致婴儿营养匮乏,身上浮肿,看起来是胖了,其实体重丝毫没有增加,反倒下降了。更为严重的是,在孩子虚胖的同时,会出现营养不良综合症,导致抵抗力下降,一但感染病菌,立刻会出现并发病,这些原因造成了13个婴儿失去了生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氨基酸中全部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 )

A. 色氨酸、丙氨酸和甲硫氨酸   B. 苏氨酸、缬氨酸和丙氨酸

C. 亮氨酸、甘氨酸和异亮氨酸   D. 赖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

(2)蛋白质缺乏导致浮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4)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抵抗力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5)在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间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平衡的是()

A. 健康儿童 B. 重创伤恢复期的病人

C. 健康成年男人 D. 禁食期的病人

(6)人体内的氨基酸来源不可能是( )

A. 从肠道吸收来的        B. 自身蛋白质分解来的

C. 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的     D. 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的

试题详情

5. 关于“疯牛病”

2003年12月23日,美国农业部长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在美国华盛顿州发现一头患疯牛病的牛,疯牛病的爆发,再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早在300年前,人们已经注意到绵羊身上的“羊瘙痒症”,其症状表现为: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到瘫痪死亡。20年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T·Alper用紫外线等手段破坏患有羊瘙痒症(羊的类疯牛病)的羊的脑细胞中的核酸后,再将抽提物注射到健康脑中,仍有感染的能力。于是,她提出疑问:瘙痒症的感染因子可能不含核酸?后来,美国S·B·Prusiner证实这个感染物确实不含核酸而只是蛋白质,并且起名为朊病毒。朊病毒是导致疯牛病、羊瘙痒病、鹿慢性消耗病和传染性貂脑病以及人类的克雅病的元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羊瘙痒症”是由于朊病毒感染了羊的哪一个器官导致的?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本次美国疯牛病的发生,美国怀疑是由于饲料所致,所以禁止将哺乳动物的蛋白质(如骨粉)用做动物饲料是有道理的,这样做可以有效预防疯牛病的传播

B. 朊病毒的发现从理论上讲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完善

C. 朊病毒是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来繁殖的

D. 要杀灭医疗器械上的朊病毒,可用75%的乙醇溶液消毒

(3)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4)朊病毒的发现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4. 关于“癌症”

在医学上,对于癌症病人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然后再进行“化疗”。“化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的间期,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控制病人病情恶化之目的。1975年英国科学家科勒和米勒坦将B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通过特殊的技术转移到肿瘤细胞内,成功地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株能够稳定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使医治癌症又有了新的突破。请回答:

(1)癌细胞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当细胞发生癌变后在机体中将成为_____________。

(2)“化疗”能控制病情恶化是因为化学药物能通过抑制______________,达到终止_______________的目的。它和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

(3)将B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转移到肿瘤细胞内的___________分子上,使抗体基因的肿瘤细胞内指挥抗体的合成,这一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

(4)经培养的肿瘤细胞,在大量增殖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产生大量____________,供医学应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