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9.下表示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分解的有关数据。请分析回答:几种类型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分解特点比较:
|
热带雨林 |
温带草地 |
温带落叶林 |
北方针叶林 |
冻原 |
净光合生产(t·ha-1·y-1) |
50 |
7.5 |
11.5 |
7.5 |
1.5 |
枯叶输入(t·ha-1·y-1) |
45 |
6.0 |
10.0 |
6.1 |
1.2 |
枯叶现存量(t·ha-1) |
5 |
5 |
15 |
35 |
44 |
⑴ 表中显示净光合生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这与 等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
⑵ 根据表中数值,请在表右侧坐标图上用曲线表示枯叶分解率
随温度变化的走势。
⑶ 生态系统的分解功能主要由 等生物完成。
⑷ 研究发现,待分解资源的C∶N比影响分解过程,其原因
。
受水浸泡的沼泽土壤可供开发为有机肥料和生物能源的原因是
。
18、有生态学家分别对一片玉米田,一片荒地和一个湖泊在单位时间内的光合作用生产效率进行了测定,测出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J/cm2.a)
|
玉米田 |
荒地 |
湖泊 |
入射太阳能 |
2043 |
470 |
118872 |
收获的全部有机物 |
25.3 |
4.95 |
111.3 |
呼吸 |
7.7 |
0.88 |
23.4 |
请根据表中数据,对这三个生态系统进行比较:
(1)哪一个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为什么?
(2)假如两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固定了等量的太阳能;哪一个具有更多能量能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为什么?
(3)在计算入射太阳能时,生态学家一律是按照太阳能到达地面或湖面的量来计算的。这样计算入射的太阳能对哪一个生态系统造成的误差最大?为什么?
17.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发生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路边的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是 ,请在坐标图中绘出该
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通过调查分析知道,入侵种群在原来地区时,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侵入
该地区后,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比较物种在入侵前后的基因频率,可推知形成
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3)如果要全面了解所调查地块的生物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 。
16.下列所述四个选项中,后者随前者的变化情况与右图中走势不相符的是
A.饮水量--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
B.O2的浓度--酵母菌产生酒精的量
C.杂合子连续自交的次数― 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
D.生物种类--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15.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
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14.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不同体色的蟹的数量不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下列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应,不易被天敌捕食
B.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繁殖能力弱
C.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D.中间体色是新形成的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性状
1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洋对于调节大气CO2含量起重要作用
B.森林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种群基因资源
C.越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D.生态系统内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所获得的能量越多
12. 右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C.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
D.M、N将呈现“J”型增长
11.假设上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
|
A.等于10-1N B.等于10-2N C.小于10-1N D.多于10-1N
10、右图显示在一池溏内四种绿藻(a、b、c和d)在不同水深的分布情况。其中最能适应弱光环境的绿藻是
A.a B.b C.c D.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