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0.(9分)下图是生态系统中三种物质循环及其关系简图,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N、S元素除了以气体的形式被植物吸收以外,还能以________形式被吸收,所以它们与C元素不同,是属于________元素。
(2)图中________(填标号)过程增强能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水华现象(即藻类大量增殖)。
(3)S在生物体内主要以_________形式存在,人工培养进行⑦过程的微生物时,培养基中C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D代表一个种群,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数量,第一次捕获60个,做上标记放回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20个,其中有标记的4个,如果该种群每个个体平均体重4kg,最少有B___________kg方能维持生态平衡。
(5)如果该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能量输入长期大于输出,你认为⑨所示的内容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如果将图中D所代表的生物全部迁出,则B代表的生物种类数将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在物质生产方面人类应当建立无废料体系,即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模式。
39.(8分)家蚕的染色体组成为2n:56,其性别由ZW型性染色体决定,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含2个同型的性染色体,用况表示,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含2个异型的性染色体,用ZW表示。
(1)家蚕的单倍体基因组由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组成。
(2)家蚕中存在肤色正常(Os)和油纸样透明皮肤(os)(其他各项生命活动指标均正常)两个品种,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无相应等位基因。与雌蚕相比,雄蚕吃的桑叶少,蚕丝产量高,质量好。现有正常肤色和油蚕两个品种的雌、雄尚未交配的纯种蚕蛾若干,则选择_________为父本,_________为母本进行杂交,可在幼龄阶段就能区分雌、雄个体,以便分别喂养和缫丝,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填表现型)
(3)一只雄蚕的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得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假定上述雄蚕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雌蚕杂交,F1代表现型有四种,分别是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为1∶1∶1∶1。从F1代中选用野生型♂、突变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其下一代的表现型中所有的雄性都为突变型,所有的雌性都为野生型。则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Z、W、常)染色体上,用遗传图解表示F1代杂交过程(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
38.(7分)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人体的内环境能保持稳态,请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若M代表肝脏,甲、乙代表葡萄糖,A、B代表途径,则饭后4小时增强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激素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M代表人体,甲、乙代表水分,则B途径有______条,其中可以通过生理调节的方式维持体内水平衡的途径是____________。
(3)若M代表肾脏,甲、乙分别代表人体摄人和从肾脏排出的钠盐,若A=B时,人体内的钠盐能否保持平衡?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图代表一个体温调节的反射弧,则M代表下丘脑,在受到寒冷刺激时,乙代表的效应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7.(8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两题都作答以A题评分。
A.右图是测定大豆和玉米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表示玉米的为__________________曲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相适应的叶片维管束鞘细胞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B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中A点变为C点时,乙植物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点以后限制乙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农民经常将大豆和玉米间行种植,请据图分析其主要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使小鼠吸收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氨基酸,随即测定血浆中被标记的氨基酸,10天后测定血浆中出现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定时测定了某人空腹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据此回答问题:
(1)据图甲可知,氨基酸被利用的途径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小鼠血浆蛋白质总量保持动态平衡,更新50%所需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
(2)分析图乙可知
①此人体内储存的___________________消耗增多。细胞对糖的利用量________________。若此人空腹时血糖含量为140ms/dL,临床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如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也会__________________,定时检测尿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也可说明这种变化。建议此人摄人营养时适当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
36.(7分)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可用于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RNA的变化。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中DNA和mRNA的含量变化。试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c时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比例为____________,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___________________才发生变化。
(2)在细胞分裂的a时期细胞中的mRNA主要用于指导合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蛋白质。试解释处于d时期的细胞中mRNA含量较低的最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图示,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旺盛的时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从a-d中选填)
(4)若下图中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相对含量变化,请在图中坐标系上画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此时纵轴表示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相对含量,假定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35.(8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有机体的一种主要保护酶,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是膜脂被氧化的指标之一。表1和表2的数据是研究了不同品种萝卜营养生长期两种物质含量变化后获得的统计数据。
表1 不同品种萝卜营养生长期叶片的SOD活性变化相对值
品种 |
叶龄(天) |
||||
20 |
40 |
60 |
80 |
100 |
|
心里美 |
45 |
166 |
105 |
52 |
33 |
501 |
40 |
116 |
91 |
49 |
30 |
丰光 |
36 |
115 |
71 |
27 |
14 |
地黄英 |
36 |
91 |
68 |
24 |
12 |
表2 不同品种萝卜营养生长期叶片的MDA含量变化相对值
品种 |
叶龄(天) |
||||
20 |
40 |
60 |
80 |
100 |
|
心里美 |
35 |
36 |
44 |
60 |
81 |
501 |
36 |
38 |
48 |
65 |
86 |
丰光 |
37 |
40 |
50 |
69 |
92 |
地黄英 |
37 |
41 |
55 |
70 |
96 |
(1)分析表1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2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表1和表2的数据,在SOD含量低的品种,其MDA的含量_________,两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从题中所给与的信息可知,SOD对细胞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从表1和表2中数据所反映的信息中,用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之间的关系无法解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8分)下图是“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已知两种植物均为二倍体)。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①②过程所用的化学试剂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育出的新植株既有白菜生长期短的优点,又有甘蓝易于储存的特性,从分子水平来说,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的植物体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而结种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提出,用上图所示方法不能获得纯种,若用白菜和甘蓝的花粉细胞代替图中的体细胞再采用上图所示的过程即可获得纯种。该同学的方案中有缺陷,请对该方案加以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培养杂种细胞至幼苗的过程中,培养基中通常要加入植物激素。右图表示研究人员配制了不同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比例后,植物组织培养时生长的状况,请分析图回答有关的问题:
①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图中两种激素的配合使用是为了人为地控制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过程。
②分析图可知,组织培养要获得大量的茎叶,则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通过组织培养要获得大量紫草素,则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8分)右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填名称)
(1)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为[ ]。
(2)将该细胞置于15%的KN03溶液中,细胞将会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若将该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质去除,细胞形态不会发生改变,由此推测该蛋白质的功能应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既能传递遗传信息,又能使遗传信息得以表达的细胞器为[ ]。
(4)已知细胞壁上含有少量的蛋白质,是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若把细胞中提取的该基因直接导人大肠杆菌内,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不具备正常的功能,可能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尖的结构如右图所示。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处理根尖,一段时间内检测放射性,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在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这是因为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2.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
A.男性细胞中至少有一条染色体来自祖父
B.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C.常染色体必是来自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各占1/4
D.女性细胞中至少有一条染色体来自祖母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31.对环境中种群容纳量(K)的说明正确的是
A.容纳量可根据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B.一个地区的容纳量由该地区的有效资源决定
C.一个地域的容纳量可以为零 D.种群的数量短期内可能超过容纳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