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 在二倍体生物中 ,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比较 , 最大的不同是
A. 一个染色体中只有一个DNA 分子 B. 一个染色体中含有两个染色体单体
c. 染色体数目少一半, 且大小结构均不同 D. DNA 分子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26. 植物细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 , 下列有关愈伤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愈伤组之织是离体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的 B. 形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不需含有机分子 C. 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能力的胚状结构 D. 愈伤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和核糖体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二、选择题 : ( 本题包括 6 小题 , 每小题 3 分 , 共 18 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 选对者得 3 分 , 其他情况不给分。 ) 27. 右图是从一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施的示意图 ,下列描述中存在问题的是 A. : 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及赤道板 |
( |
![]() B. 图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c. 此时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 , 8 个 DNA 分子 D. 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多糖是糖元 , 二糖是蕉糖 28. 能在生物膜系统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有 A. 肌细胞无氧呼吸 B. 蛋白质的加工包装 C. 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 D. 胰岛素的分泌 29. 如图所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 , 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A. AB 段可以表示在有丝分裂或者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分子的复制 B. BC 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前期、中期 C. CD 段可以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织合 D. 此曲线也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的变化过程 30. 水在生物体及细胞内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下列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代谢活动的强度与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有关 B. 生物体内出现水分过多或过少会影响新陈代谢活动 c. 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D. 糖类、蛋白质、脂质在其彻底氧化分解过程都产生水 、 31. 最小的能独立生活的微生物 , 其细胞中必须具备的结构或物质是 A. 控制生物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的核酸 B. 完整的细胞核 c.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核糖体 D. 催化有机物氧化分解的酶系统 32. 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统称生物膜 , 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化学组成上完全相同 B. 生物膜把细胞质分成多个微小结构 , 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 c.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功能上各自独立 D. 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 |
第 II 卷 ( 非选择题共 80 分 ) 三、非选择题 : ( 本题包括 10 小题。共 80 分 ) 33. 请填写有关细胞工程的内容 : (1)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 , 从理论上讲 , 生物体的每一个 活细胞都应该具有 (2) 植物细织培养技术的应用范围是很广的 , 除了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通过大规模的植物组 织培养来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香料、色素和杀虫剂等外 , 还可应用于 等 ( 至少答出一项 ) , 植物组织培养与无土栽培两者培养液的区别除前者 必需提供有机物外 , 还需要提供 (3)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 , 先后两次用到胰蛋内酶 , 配制成细胞悬浮液 , 其作用分别 是 : 。细胞株与细胞系相比较 , 其主要区别在于 后者 。 (4)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重要意义在于 , 与诱导植物 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相比 , 动物细胞融合还常用 作为诱导剂。 |
:34. 2005 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澳大利市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 , 以表彰他们 20 年前发现了幽门螺杆菌 , 并证明该细菌感 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一成果打破了当时流 行不能用抗生素治疗胃病的医学教条。下图所示为幽门螺杆菌细胞模式凶图, 请据图问答下列问题 : (1) 幽门螺杆菌的细胞由于具有结构③ , 因此称为 细胞。 (2) 幽门螺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 , 共同的结构有 ( 填序号 )。 (3) 幽门螺杆菌细胞壁 [ ① ] 的主要成分是 。细胞器 [ ⑤ ] 的功能 是 |
35.
根据下列细胞模式图回答 :![]() |
①②③④⑤ |
(1) 图甲代表
细胞 , 判断的依据是 (2)图甲细胞中能进行转录的场所有 , 翻译的场所有 。 ( 均填序号 ) |
(3) 图乙为
细胞。最新研究发现 , 如果去掉该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 , 把该细胞置于 7% 的 NaCl 溶液中 , 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在人体内,抗利尿激索通过调节肾小管、集合管壁细胞膜上该种 蛋白质来维持体内此物质的平衡。由此说明该蛋白质参与运输的物质是 (4) 下面是观察图乙细胞显微结构的操作步骤。①制临时装片: 取向一洁净的载玻片 , 中央滴一滴清 水 , 将图乙细胞组织置于水滴中,盖上盖玻片;②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将装片置于载物台上 , 通过调节 准焦螺旋及移动装片找到并观察细胞结构 ; ③高倍镜下观察 : 将低倍下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 转换 高倍镜 , 调节视野亮度及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结构。 上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具体错误是 , 正确的应该 是 |
36. 下图是用两栖动物卵所做实验的图解 , 据图间答下列问题。![]() ( 1 ) 蝌蚪肠上皮细胞核中含有青蛙发育所需的 , 重新组合的细胞相当于蛙 的 :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 [ ] 过程。 (2) 图中④⑤过程合称为 , 通过图示过程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类 型为 (3) 图中③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称作 技术 , ④过程所用的培养 液与植物组织培养基的成分主要不同点是 (4) 本实验结果说明 具有全能性。 |
37. 以下的模式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有关体细胞的一些生命现象 , 分析后运用生物学术语准确回答![]() : |
(1) 图中①过和表示 , 其意义是
(2) 图中②过程表示 , 其根本原因是 (3) 图中⑤表示 , 从新陈代谢角度看原因是 (4) 图中①②③④⑤生理过程中 , 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依次是 o |
38 、右因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问答 : (1) 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 |
(2) 若其人身体健康 ,则该细胞中有无酪氨酸酶基因 ? 为什么 ?
(3) 若剌激 A 点 , 图中电流计 B 将偏转 次。
(4) 脂肪肝患者多食动物的神经组织有利于缓解病情 , 原因是神经元结构有 而使其
面积大大增加 , 因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
24. 一个基因为AaXbY 的精原细胞 ,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 , 产生了→个 AaaXb 的精 子 , 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 aXb 、 Y 、 Y B. Xb 、 aY 、 Y C. aXb 、 aY 、 Y D. AAaXb 、 Y 、 Y
23.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陪养的叙述中 , 不正确的是
A. 必须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 B. 可以培育无病毒植株
c. 先形成愈伤组织 , 再分化成幼苗 D. 培育出的新个体不具有亲本的优良性状
22. 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 ( 染色体数=2n) 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 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 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
D. 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2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 , 正确的是
A. 凡是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把它分解掉
B. 在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 Atp 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 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因为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线粒体中的基因在遗传时表现为母系遗传 , 不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20. 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 ( 图1, 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 及部分肽链放大图 (图2)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蛋白质后中含有 1 条肽链 124 个肽键
B. 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 从图2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 2 个游离的竣基
D. 该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
19.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 , 不正确的是
A. 纽胞分泌生长激素的过程需要生物膜系统参与
B. 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是以小泡形式进行的
C. 利用人工膜技术制成的微球体可将抗体、酶、核酸等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定向运输到患者病变部
位的细胞
D. 内质网腔中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经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3 层
18. 在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中 , 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B. 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
c. 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
D. 培养至 50 代后继续传代的细胞是细胞株
17. 为获得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种 , 在设计体细胞杂交实验时 , 不必考虑的问题是
A. 亲本细胞的生殖隔离 B. 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
c. 亲本细胞融合技术 D. 选择具有期望优良性状的亲本
16. 小麦的遗传信息储存于它的
A. DNA 或 RNA 分子 , 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B. DNA 分子 , 在细胞核中
C. DNA 和 RNA 分子 , 在细施核与细胞质中 D. DNA 分子 , 在细胞核与细胞质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