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5、下图是一个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追踪一盆栽植物体内营养运输途径的实验。将豆类植物--一片叶子密封在一个充满放射性14CO2的玻璃器皿中。
实验Ⅰ:在3h中叶子得到充足的光照、土壤得到适当的淋水,实验结束后测试顶芽、叶中、茎部Z处和根中放射物的含量,记录数据。
实验Ⅱ:与实验Ⅰ类似,但实验前将X处环割剥去树皮。
实验Ⅲ:与实验Ⅰ类似,但实验前将Y处环割剥去树皮。
植物器官 |
放射物含量(相对单位) |
||
实验I |
实验Ⅱ |
实验Ⅲ |
|
顶芽 叶 茎Z处 根 |
3.1 2.5 0.5 0.9 |
0 4.1 0.7 2.2 |
4.9 2.1 0 0 |
(1)实验结束时测试顶芽、叶中,茎部Z处和根中的放射物应是______(有机物或无机物),它是经过_______(生理过程)形成的。
(2)实验Ⅰ显示的数据证明含放射性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特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ⅡX处环割剥去树皮后,放射性物质分布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实验ⅢY处环割剥去树皮后放射性物质分布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推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4)上述实验中,对照实验是_______。
34、右图为成熟的绿色植物细胞内代谢图解,其中A表示水,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细胞在生成物质B的过程中,还产生物质 ,将被②过程利用。物质C从细胞外到细胞内并参与过程②的一个步骤,这一步骤叫做 。如果 物质C的供应突然停止,过程②中 (物质)会增多。
(2)过程①中能量变化是 ,过程③、④中能量变化是 。
(3)细胞吸收物质E的方式是 。若将该种细胞甲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乙放入0.3g/mL的乙二醇溶液中,过半小时后镜检,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是 细胞,若先用纤维素酶处理甲、乙两细胞,重复上述实验,结果是 。
33、关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Ⅰ、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试回答:
处理 |
A |
B |
C |
SiO2(少量) |
+ |
+ |
+ |
CaCO3(少量) |
- |
+ |
+ |
95%乙醇(10毫升) |
+ |
- |
+ |
蒸馏水(10毫升) |
- |
+ |
- |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
Ⅱ、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蔬菜不同叶片中在叶绿体色素含量上的区别,选择了新鲜菠菜的“绿叶”、“嫩黄叶”,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色素层析结果如右图,请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表:
组别 |
滤纸条编号 |
判断依据 |
绿叶组 |
|
|
嫩黄叶组 |
|
|
32、下列有关C4和C3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B.C4植物固定CO2需消耗ATP
C.C3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D.C4植物叶肉细胞中可检测出淀粉
学号 姓名 得分
31、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曲线表示正确的是
30、关于固氮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代谢类型全是自养、需氧型的微生物 B.只能与豆科植物共生
C.促进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D.能将NO2-还原成NH3
29、下列物质在发挥相应的作用后,结构不会立即被破坏,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是
A、转移RNA B、抗体 C、酶 D、载体蛋白
28、1915年、1930年、1965年三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研究叶绿素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化学家们,下列有关叶绿素的说法错误的有
A.在高等植物体内叶绿素中,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
B.绿色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1/4;
C.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叶绿素的扩散速度比类胡萝卜素快得多;
D.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最重要的催化剂,主要作用是能吸收光能,并将水分解。
27、下列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的有
A.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 B.小麦叶肉细胞
C.玉米维管束鞘细胞 D.蓝藻细胞
26、下图为氮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过程中通过生物固定的氮素远多于其它途径固定的氮素
B.进行②过程的生物的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
C.进行③和④过程的生物分别主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D.⑥过程能增加土壤的肥力,有利于农业生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