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1204  201212  201218  201222  201228  201230  201234  201240  201242  201248  201254  201258  201260  201264  201270  201272  201278  201282  201284  201288  201290  201294  201296  201298  201299  201300  201302  201303  201304  201306  201308  201312  201314  201318  201320  201324  201330  201332  201338  201342  201344  201348  201354  201360  201362  201368  201372  201374  201380  201384  201390  201398  447348 

7.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产生是在              (   )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A.①③⑤    B.①④⑤     C. ①③④    D.③④⑤

试题详情

6.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细胞内液泡体积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是                              (   )

试题详情

5.研究人员设计一实验探索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该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②在另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1mL③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维持各自温度5min④分别置于100℃、60℃、0℃环境中保温5min⑤观察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⑥在三支试管中各滴入1-2滴碘液,摇匀

  A.①④②③⑥⑤   B.①⑥④②③⑤    C.①②④③⑥⑤  D.①②⑥③④⑤

试题详情

4.现将“细胞工程”中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列表比较如下,你认为哪一项目的比较有错误                                   (   )

比较项目
原  理
培养基区别
结   果
培养目的
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的全能性
需加植物激素
培育成植株
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等
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的全能性
需加动物血清
培育成细胞系或细胞株
获得细胞或细胞   的产物等

  A.原理          B.培养基区别      C.结果        D.培养目的

试题详情

3.下列有关C3植物和C4植物代谢和结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C3植物多为阴生植物,C4植物多为阳生植物

  B.在进行光合作用时,C3植物和C4植物分别将CO2中的C分别首先转移到C3和C4

  C.C3植物的叶肉细胞具有正常叶绿体,C4植物的叶肉细胞具有无基粒的叶绿体

  D.C4植物的维管束鞘外有“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试题详情

2.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   )

  A.效应B细胞合成、分泌抗体      B.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D.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

试题详情

1.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一定属于分解者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有核糖体

试题详情

42、(7分)根据实验原理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确定细菌质粒的抗菌素基因所抗的抗菌素的类别。

实验原理:作为运载体的质粒,需有标记基因,这一标记基因是抗菌素抗性基因。有抗性基因的质粒可用做运载体。

材料用具:青霉素、四环素各10万单位溶液、菌种试管、灭菌的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一次性注射器、无菌水、恒温箱

方法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预期:                                          

                                        

 

试题详情

38.(7分)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SARS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抗体浓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有        ,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

(2)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SARS病毒,请在乙图中画出其体内抗体变化曲线。此时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3)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转录酶,说明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从遗传物质分析,研制SARS疫苗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4)将病毒灭活后,除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外,还可在细胞工程中用于         

39(6分).中国青年科学家陈炬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能力,试分析:

(1)陈炬的“嫁接”技术称为___________。

(2)人的基因能接到植物体内,其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烟草有了抗病毒能力,这表明烟草体内“嫁接”的基因经___________产生了___________。这个事实说明:人和植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且蛋白质的合成方式__________________。

40(  7分  ) 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的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假设:……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青霉素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胞繁殖的物质。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一种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根据上述探索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最为恰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青霉菌和细菌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3)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产生的,则应进一步设计___________实验,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则能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

(4)最初使用较少的青霉素有较好的杀菌效果,现在青霉素使用量常达到800万单位,说明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了,这种抗药性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6分) 将10 mL酵母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mm-3
pH
1
1210
4.8
2
820
5.4
3
1210
3.7
4
1000
5.0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对酵母菌而言,10 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___________个;

(3)若第五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mm3,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7、(7分  )下图是玉米植株代谢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

1)  玉米的叶片中,围绕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这两圈细胞结构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中D,E表示的物质分别是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在___________中产生的。

4)  图中未表示出的能使①正常进行的非生物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出①过程中电能转换成活跃化学能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