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有记忆细胞产生。记忆细胞产生于( )
A.感应阶段,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效应阶段,由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C.反应阶段,由B细胞和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D.反应阶段,由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1.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应该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原因是破伤风抗毒素能够( )
A.促进自身免疫反应 B.增强细胞免疫作用
C.使体内产生抗原 D.特异性地中和外毒素
35.(6分)科学家为了探究细胞衰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分别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
细胞来源 |
胎儿 |
中年人 |
老年人 |
增殖代数 |
50 |
20 |
2-4 |
实验Ⅱ:分别将老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见上图;
实验Ⅲ:将老年男性体细胞和年轻女性体细胞混合培养,当老年男性细胞停止分裂时,年轻女性细胞依然分裂旺盛。
实验Ⅳ: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完整细胞融合;另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完整细胞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旺盛分裂。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实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2)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
34.(8分)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D细胞内,产生“工程菌”的示意图。所用的载体为质粒A。若已知细菌D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质粒“导入”细菌后.其上的基因能得到表达。
(1)
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2)
四环素抗性基因
(3)a为目的基因与质粒的结合点
(4)B为生长激素合成基因
(1)图中A和B产生的C叫_________,它通常在体外完成,此过程必须用到的工具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把 C导入细菌的各种方法效率不同,在导入前一般要用_________处理细菌,以增大细菌细胞细胞壁的通透性。
(3)在导入完成后得到的细菌,实际上有的根本没有导入质粒,有的导入了普遍粒,只有少数导入的是C。所以在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中必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步骤。
(4)若将C导入细菌D后,目的基因在“工程菌”中表达成功标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9分)下面是人们利用黄色短杆菌合成赖氨酸的途径和发酵生产中黄色短杆菌的生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色短杆菌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用黄色短杆菌生产赖氨酸,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1可知,要增加赖氨酸产量,就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赖氨酸是黄色短杆菌的_____________代谢产物,在生产实际中,要注意缩短图2中
_________期,延长_________期。延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7分)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某种哺乳动物(雄性)(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四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 ________ 分裂 ________ 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________ 细胞。
(2)丁图表示 ________ 分裂 ________ 期。该细胞中与 _________ 图的同源染色体数相同。甲、乙、丙、丁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的图是 ____________ 。
31.(10分) 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中写序号, 上中写相应名称):
(1)蛔虫的细胞结构中由于无[ ] 和[ ] ,决定了其代谢类型与该细胞的不同。
(2) 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 ,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3) 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若该细胞是洋葱的根尖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 ] 。
(4)控制紫茉莉的叶色遗传的基因位于[ ] 。控制紫茉莉的花色遗传的基因位于 。
(5)若该细胞是衣藻细胞,则还存在的细胞器是 。
30.下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 B.细胞⑤为靶细胞
C.细胞③为B细胞 D.阶段Ⅳ、Ⅴ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29.下图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1、2、3、4分别表示
A.胸腺嘧啶、非编码区、内含子、外显子 B.胸腺嘧啶、非编码序列、外显子、内含子
C.尿嘧啶、非编码区、外显子、密码子 D.尿嘧啶、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外显子
28.英国克隆羊“多利”的产生、“抗虫棉”的培育、“番茄马铃薯”的创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抗生素的生产依次是利用下列哪项生物技术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发酵工程 ④酶工程
A.①②②③④ B.②①②②③ C.②①④③③ D.①②①③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