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从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下图所示),试问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四分体个数,染色体个数及DNA分子数分别依次是(
)
A、3.3.6 B、3.6.6 C、3.6.12 D、6.6.12
1、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乙和丙
B、 丙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D、上述细胞中有8个染色单体的是甲、乙、丙
39、(12分)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 。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将你设计的实验组合以表格形式列出来。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第一步:剪取根尖2-3mm。
第二步:按照 → → → 步骤制作 。
38.(8分)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在19世纪中期以前,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了20世纪上升到95%以上。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1)在19世纪时,桦尺蛾的栖息地曼彻斯特地区,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的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存,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的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长期的______________,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变异则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7、(8分)以下是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时做过的一些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回答:
(1)实验l:检测豌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得到下列数据(%):DNA含36.5,RNA含9.6,蛋白质含47.9,类脂和钙等含6.0.由此可以推知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实验2: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后,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得到的子一代噬菌体的性状与亲代相似,而且只检测到32P.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3)实验3: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根据对DNA的X光衍射结果,以及对DNA分子不同碱基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提出DNA分子结构模型 .
(4)实验4:育种工作者在研究番茄染色体变异时,用秋水仙素处理基因型为 Aa的番茄幼苗,所获得的番茄植株是______________倍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在产生配子时有 种,其种类与比例分别是 ·
37、(共8分,每空1分) (1)DNA 蛋白质 (共1分) (2)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3)双螺旋 (4)四 AAaa 三 AA:Aa:aa=1:4:1
36、(12 分)小猫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下图是小猫狗的一个系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2 的基因型是 。
(2)欲使Ⅲ1 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 的雄狗杂交。
(3)如果Ⅲ2 与Ⅲ6 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 。
(4)Ⅲ3 怀孕后走失,主人不久找回一只小狗,分析得知小狗与Ⅱ2 的线粒体 DNA序列特征不同,能否说明这只小狗不是Ⅲ3,生产的? (能/不能);请说明判断的依据: 。
(5)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因 D 控制,那么该变异来源于 。
(6)让(5)中这只雄狗与正常雌狗杂交,得到了足够多的 F1 个体。
①如果 F1 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 D 位于 X 染色体上,则 F1 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
②如果 F1 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 D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F1 代个体的性表现为: ;
③如果 F1 代中没有出现该新性状,请分析原因: 。
36、(12 分) (1)AaBb (2)黑色,褐色 (3)1/12 (4)能
线粒体 DNA只随卵细胞传给子代,Ⅱ2 与Ⅲ3 及Ⅲ3 所生小狗的线粒体 DNA序列特征
应相同。 (5)基因突变 (6)①F1 代所有雌性个体表现该新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正常性状。 ②F1 代部分雌、雄个体表现该新性状,部分雌、雄个体表现正常性状。
③(5)中雄狗的新性状是其体细胞基因突变所致,突变基因不能传递给后代。
12、100%, 3/8, 1/48, 1/4
35、 (6分)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 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孩子,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患者为男孩的几率是 。
(2)若该夫妇再生育表现正常女儿的几率为 。
(3)该夫妇生育的表现正常女儿,成年后与一位表现正常的男性苯丙酮尿症携带者结
婚,后代中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几率是 ,只患一种遗传病的几率为 。
11、1)AaBb,aaBb2)花粉发生了基因突变3)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4)组织培养
34、 (7分)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1)用两个番茄亲本杂交,F1性状比例如上表。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2)用表现型为绿茎、马铃薯叶的番茄产生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若得到两种表现型
的单倍体,原因可能是 。
(3)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A与a的分开时期
是 ,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F1中基因型为AABb的几率
是 。
(4)在番茄地里发现一株异常番茄,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采用 方法可获得
大量稳定遗传的幼苗。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