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将燕麦幼苗甲、乙分别种植在单侧光照的暗盒内,甲苗顶端套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甲苗直立生长而乙苗向光弯曲生长,此实验证明 ( )
A.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植物尖端是感光部位
C.尖端产生生长素 D.背光一侧生长素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3.能体现生长素对植物器官的影响效果相同的一组是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带芽扦插生根
2.下列现象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A)植物的根向地生长 (B)菊花在秋季开放
(C)合欢的叶片在夜间闭合 (D)柳树在秋季落
1.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端中央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这说明
①生长素能促进生长 ②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④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⑤生长素能由顶端向下部运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28、(18分)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
行了如下探索:
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泡胀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剪刀等。
方法步骤:
(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
(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苗长到2㎝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
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直
径l㎝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侧面O.5m处用lOO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
对地面处开直径l㎝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m处用lOOW的白炽灯连续
照射(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现象:
两昼夜后,如图所示。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
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特性,最可能的
原因是 。
(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特性,最可能的原
因是 。
(3)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 。
(4) 继续探究:
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内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
甲 ,乙 ,丙 ,丁 。
27、(14分)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关系,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肝脏还是耗氧产热器官,氧从血液进入肝细胞的方式
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才能被肝细胞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如果脂肪在肝脏积累过多,患者的脂蛋白合成量 。
(3)如果该图为骨骼肌肉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经过剧烈运动后,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
的物质是 ,血浆中 可以调节血浆PH值的平衡。
26、(18分)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实验的步骤及结果如下表:
请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鼷鼠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一定量的 ,当第二次接种时,其就会在体液免疫的 阶段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 ,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丁组与戊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 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 。
(3)若将题中的病原体痢疾杆菌改为病毒,接种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 途径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 途径来彻底消灭。
(4)为验证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细胞,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 ;
。(4分)
25、( )生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的哪一种方式感染艾滋病毒: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
B. 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 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
24、( )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
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 B.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
C.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免疫反应 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引起
23、( )禽流感病毒有多种亚型。现在虽然研制出了针对禽流感的疫苗,但对鸡注射了疫苗后仍可能会患禽流感,其原因可能是
A.针对疫苗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短 B.禽流感病毒使鸡的免疫系统受损
C.疫苗未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B细胞 D.禽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