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088  20096  20102  20106  20112  20114  20118  20124  20126  20132  20138  20142  20144  20148  20154  20156  20162  20166  20168  20172  20174  20178  20180  20182  20183  20184  20186  20187  20188  20190  20192  20196  20198  20202  20204  20208  20214  20216  20222  20226  20228  20232  20238  20244  20246  20252  20256  20258  20264  20268  20274  20282  44734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B.氯气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表现氧化性

C.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D.淡黄色固体Na2O2遇水可以放出可燃性气体

试题详情

2.通过分类进行比较后再推理称为类推,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践的验证,以下类推的结论错误的是

   ①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②Na、K具有强还原性,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K常温下也能与水剧烈反应

   ③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

   ④CuSO4溶液能够导电,CuSO4是电解质;将CO2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以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1.甲同学想利用所学知识研究氮气(N2)的性质,设计了如下研究程序,合理的是

A.观察(得出N2物理性质)→分类(推测N2化学性质)→实验→比较并得出结论

B.分类(推测N2化学性质)→观察(得出N2物理性质)→比较→实验并得出结论

C.观察(得出N2物理性质)→实验→分类(推测N2化学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

D.实验→分类(推测N2化学性质)→观察(得出N2物理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

试题详情

31.(6分)(1)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 (2)Br2+2Fe2+==2Br-+2Fe3+,可判断出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2)由上述结论可知:在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的 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   )

  A. 0.224L    B. 0.336L   C.0.448L   D.0.672L   

试题详情

30.(10分) 实验室需要0.2mol·L-1的Na2CO3稀溶液50mL,现用4mol/L的Na2CO3浓溶液来配制。

试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列仪器中,肯定不会用到的是  (   )

    A.量筒   B.胶头滴管   C.100mL容量瓶   D.烧杯

(2)  若要实施配制,除上述仪器外,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容量瓶上除有刻度线外还应标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以及________________处是否漏水。(填容量瓶的受检部位)

(4)  配制完毕后,教师指出有四位同学各进行了下列某一项错误操作,你认为这四项错误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A.量筒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4mol/L的Na2CO3浓溶液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将溶解冷却后的溶液直接转入容量瓶后未洗涤就进行定容操作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5)若用Na2CO3·10H2O晶体来配上述溶液,需要晶体质量是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9.(5分)选出下列各小题物质分离或提纯所依据的物理性质分离方法

 (1)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2)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3)分离乙酸(沸点1180C)与乙酸乙酯(沸点77.10C)       

(4)分离汽油和水     

(5)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溶液中提取KNO3     

性质差异:A、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  B、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  

     C、沸点差异  D、互不相溶 E、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

分离方法:a、蒸馏    b、过滤   c、分液   d、萃取   e、结晶

试题详情

28.(9分)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有效成分是        (写分子式)。

(2)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将漂白粉溶于适量水中,呈白色浊状物,静置沉降。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随后溶液迅速褪色,说明漂白粉溶液呈      性,并具有     性。

试题详情

27.(6分)氧化还原反应在农业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

(1)人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氧化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提供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能量,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2)罐头厂在装食物罐头时,通常要添加一些对人体无害的防腐剂,防止食物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此类食物防腐剂应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铁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铁在人体中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的,而Fe2+更容易被吸收。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这个过程中,维生素C所起的作用是 

             (填“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

试题详情

26.(4分)有A、B、C、三种元素,已知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和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而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C能形成AC型化合物,A2+离子和B原子电子层数也相同。回答:

(1)画出A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写出A单质在C单质中反应的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