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0、卵细胞作为生殖细胞,在生物技术中可用于:
①克隆动物时细胞核的受体 ②进行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
③形成受精卵,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 ④植物组织培养形成试管苗
⑤动物细胞融合形成单克隆抗体
⑥形成受精卵,利用转基因和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抗虫棉植株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39、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他植物体内,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B.转基因植物中的质基因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38、从基因型为Aa的植物某器官中获取组织,显微观察如图,这些细胞具有相似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下列对该图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对所取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可形成完整植物体
B.经过一段时间培养,若发现AB细胞所含蛋白质种类数量有明显差异,这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若AB两个细胞进行杂交,需要的试剂有纤维素酶、果胶酶、聚乙二醇(PEG)等
D.AB两个细胞进行杂交并经组织培养形成的新个体,与原植物属于同一物种。
37、为了研究用工程菌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实验:(1)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2)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3)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变化。上述的实验计划中存在不足。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中,正确的是
①将培养的癌细胞分成两组,一组添加干扰素,一组不添加干扰素,分别观察生长情况
②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
③设置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分别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观察生长情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36、若将酵母菌的线粒体DNA进行诱变,使其线粒体DNA不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再将此突变的酵母菌接种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因为子代中没有线粒体,所以无菌落形成
B.酵母菌仍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以有小菌落形成
C.因为线粒体DNA对真核细胞不重要,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
D.因为酵母菌对糖类的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不依赖线粒体,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
35、酿脓链球菌反复感染人体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其主要原因是
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 ②外来抗原直接作用于机体某些组织
③抗体与自身组织发生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④外来抗原与自身某些组织细胞有共同的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4、下表中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生物种类 |
细胞结构 |
核苷酸的种类 |
代谢类型 |
生殖方式 |
变异来源 |
A 艾滋病毒 |
无 |
8 |
异养、厌氧 |
自我复制 |
基因突变 |
B 青霉菌 |
原核细胞 |
4 |
异养、需氧 |
孢子生殖 |
基因突变 |
C 变形虫 |
原核细胞 |
8 |
异养、需氧 |
分裂生殖 |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
D 小麦 |
真核细胞 |
8 |
自养、需氧 |
卵式生殖 |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
33、右图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示意图,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谷氨酸产量,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使谷氨酸迅速放到细胞外面 ②不断消除 NH4+ ③不断提取谷氨酸 ④设法降低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⑤抑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 ⑥降低温度 ⑦提高培养液中的pH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
32、以下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养成愈伤组织
②从免疫学的应用来看,给儿童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属于免疫预防
③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④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的用途是培养具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A.①②④ B ② C.③④ D.①④
31、将10ml酵母菌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此表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样品 |
酵母菌数量(个/mm) |
PH |
1 |
1210 |
4.8 |
2 |
820 |
5.4 |
3 |
1210 |
3.7 |
4 |
1000 |
5.0 |
A.酵母菌代谢产物会影响培养液的PH值
B.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3、1、4、2
C.对酵母菌而言,1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1.21×107个
D.若进行第5次均匀取样,10mL样品中的酵母数量有可能低于1.21×107个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