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甲豌豆表现为绿豆荚红花、乙豌豆表现为黄豆荚白花,已知两株豌豆均为纯合体,用乙豌豆的花粉为甲豌豆授粉后,甲豌豆植株上均结绿豆荚,其中种子种下后,F1代均开红花,由此可判断出的显隐关系是 ( )
[答8] A.红花是显性 B.红花是隐性 C.绿豆荚是显性 D.绿豆荚是隐性
8.在信使RNA分子结构中,相邻的碱基G与C之间是通过什么结构连接而成( )
A.3个氢键 B.-脱氧核糖-磷酸基-脱氧核糖 C.-核糖-磷酸基-核糖- D.-磷酸基-核糖-磷酸基-
7.一种培养基中含有甲物质:15N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另一种培养基中含有乙物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别用这两种培养基培养正在分化发育的人体细胞,则该类细胞对甲、乙物质的吸收量是 ( )
[答7] A.甲大于乙 D.乙大于甲 C.甲等于乙 D.无法确定
6.谷胱甘肽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重要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C3H7O2NS)缩合而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答6] A.谷胱甘肽的分子式是C10H21O8N3S B.控制谷胱甘肽合成的基因编码区中至少有18个碱基对 C.控制谷胱甘肽合成的直接模板是DNA D.组成谷胱甘肽的氨基酸都可在动物体内通过氨基转换产生
5.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后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 ( )
[答5] A.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4.正常情况下,下列生理过程能够发生的的是 ( )
[答4] A.相同的DNA复制成不同的DNA B.相同的DNA转录出不同的RNA C.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不同的氨基酸 D.相同的tRNA携带不同的氨基酸
3.黄豆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成幼苗,下表是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数据,下列依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到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
处理方法 |
重量(g) |
|
种子 |
幼苗 |
||
湿重 |
直接称重 |
160 |
750 |
干重 |
70℃,72h |
138 |
118 |
灰分 |
550℃,16h |
2 |
2 |
[答3] A.幼苗和种子相比湿重增加, 增加的物质主要是水
B.幼苗和种子相比干重减少, 原因是有机物被呼吸消耗
C.灰分代表的物质主要是矿 质元素
D.幼苗和种子相比,有机物的种类减少
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答2] A.R、r随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则R、r完全分开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B.减数第一次分裂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C.欲观察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最佳的实验材料是马蛔虫受精卵 D.雄家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的细胞核内的DNA含量与体细胞核大致相同
1.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生殖细胞进而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 )
[答1]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出芽生殖 D.营养生殖
31、(22分)
(1)神经递质 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答案合理也给分)
(2)健康小鼠体内的多巴胺会因注入利血平溶液而耗 竭,从而引发运动震颤症状出现.如果再注入多巴溶液,则可以在体内转化为多巴胺,症状消失.
实验步骤:
①把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数量相等的A、B两组;(2分)
②A组注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分)
③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运动状况;(2分)
④A组小鼠出现运动震颤,B组运动正常;
⑤A组注射一定浓度的多巴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量盐水(2分)
⑥继续饲养,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运动状况.(2分)
实验结果:
A组:注射利血平后出现运动震颤,注射多巴后运动恢复正常;(2分)
B组:实验过程中始终运动正常.(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