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 检验试样中有无SO42-的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先加HCl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42-
B.加HCl酸化的BaCl2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42-
C.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一定没有SO42-
D.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一定有SO42-
7. 下述实验现象能确定试样中一定有Cl-的是( )
A.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B.滴加硝酸酸化的Ba(NO3)2有白色沉淀
C.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滴加硫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6. 检验NH3的方法或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红 B.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闻溶液的气味 D.尝溶液的味道
5. 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1mol的稀硫酸溶液250 mL,下列不需要的仪器是( )
A.漏斗 B.烧杯 C.玻璃棒 D.容量瓶
4. 不另用任何试剂就能将下列五种溶液:①CuCl2、②Na2SO4、③KCl、④K2CO3、⑤BaCl2鉴别出来,其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A.①②④③⑤ B.④⑤③②① C.①④⑤②③ D.①②④⑤③
3. 要将溴水中的溴提取出来,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 C.长颈漏斗、玻璃棒、烧杯
C.大试管、试管夹、容量瓶 D.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
2. 用括号中注明的方法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和氧气(液化蒸馏) B.食盐中的沙砾(溶解过滤)
C.氢氧化铁胶体和水(过滤) D.花生油和水(分液)
1. 将混在水中的汽油分离出来最好采用( )
A.萃取 B.分液 C.蒸馏 D.过滤
27(6分)将一定量的碳和氧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待氧气耗尽时,得到10g气体,将该气体通过足量石灰水后,气体剩余5.6g。试计算反应前密闭容器中有氧气多少g?
24. (6分)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Mg2+、Fe3+、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 饱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 Ba(NO3)2溶液 75%乙醇 四氯化碳
①欲除去溶液I中的Ca2+、Mg2+、Fe3+、SO42-离子,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_________(只填化学式)。
②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
(2)用提纯的NaCl配制500 mL4.00 mol·L-1NaCl溶液,所用仪器除药匙、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5(10分)请你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和药品,按实验室要求,设计一套完整的检验一氧化碳还原性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药品:盐酸、石灰石、氧化铜粉末、木炭粉、氢氧化钙溶液。 (1)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 (2)A装置的药品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 (6)尾气中含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处理方法是_________。 26(10分)化学活动课上,三组学生分别用图示甲、乙两装置探究“NaHCO3和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按表中的试剂用量,在相同条件下,将两个气球中的固体粉末同时倒入试管中(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
请回答:
(1) 各组反应开始时, 装置中的气球体积先变大,该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当试管中不再有气体生成时,三组实验出现不同现象,填写下表的空格。
组 数 |
试剂用量 |
实验现象 (气球体积变化) |
分析原因 |
① |
0.42
g NaHCO3;0.53g Na2CO3;3mL4 mol·L-1盐酸 |
甲中气球与乙中气球的体积相等 |
甲、乙盐酸均过量,n(NaHCO3)=n(Na2CO3),ν甲(CO2)=ν乙(CO2) |
② |
0.3
g NaHCO3;0.3 g Na2CO3;3mL4 mol·L-1盐酸 |
甲中气球比乙中气球的体积大 |
|
③ |
0.6
g NaHCO3;0.6 g Na2CO3;3mL 2mol·L-1盐酸 |
甲中气球比乙中气球的体积大 |
|
片刻后,乙中气球又缩小,甲中气球的体积基本不变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