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3.现有一实验,将一种真菌Glomus etunicatum L.接种于水稻种子后,播种于一处含锌的土壤中;对照组则在同样的土壤中播种未接种此真菌的种子。实验期间分别于播种后40天的抽穗期与120天收成时,测定水稻生长情形。综合结果如下:①收成时,单位种植面积中实验组的稻谷与稻杆的重量显著增加;②收成时,实验组稻谷与稻杆的单位重量中的含锌量显著增加;③生长期间测定锌流人稻谷与稻杆情形,发现实验组抽穗期的锌流人量明显大于对照组;④实验组土壤中的含锌量明显较少;⑤许多菌丝延伸至实验组土壤中。由上述实验结果,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结果可以间接证明锌的吸收可能对水稻抽穗期影响较大
B.结果①、③及④即可证明此真菌能帮助植物对锌的吸收
C.结果②及④即可证明此真菌能帮助植物对锌的吸收
D.此实验主要目的是证明锌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元素
22.在某一时刻,将两株植物移入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下图表示的是其体内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代表C3植物,b、d代表C4植物
B.a、d代表C3植物,b、c代表C4植物
C.b、c代表C3植物,a、d代表C4植物
D.b、d代表C3植物,a、c代养C4植物
21.下图表示了病毒进人人体后,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过程及干扰素的作用机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一个细胞受到病毒侵染时.诱导细胞核中干扰素基因的表达过程
B.利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的方法可以在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干扰素
C.图中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最可能是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
D.一次注射干扰素后能使人终身具有对流感的免疫功能
20.右表是对农作物Ⅰ和农作物Ⅱ在同一土壤中N、P、K三己要素肥效试验结果。“+”表示施肥,“-”表示未施。下列结论正确是
|
肥料成分 |
实验产量与原产量比(%) |
||
氮肥 |
磷肥 |
钾肥 |
||
农作物Ⅰ |
- |
- |
- |
68 |
- |
+ |
+ |
100 |
|
+ |
- |
+ |
70 |
|
+ |
+ |
- |
89 |
|
+ |
+ |
+ |
100 |
|
农作物Ⅱ |
- |
- |
- |
35 |
- |
+ |
+ |
48 |
|
+ |
- |
+ |
68 |
|
+ |
+ |
- |
91 |
|
+ |
+ |
+ |
100 |
A.农作物Ⅰ的氮素来自固氮菌 B.农作物Ⅱ的氮素来自固氮菌
C.对农作物Ⅰ来说.磷钾是必需元素,氮是非必需元素
D.不同的农作物对磷钾的需要量是相同的
19.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豌豆的种子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状态 |
数日后的现象 |
甲 |
日光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乙 |
日光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丙 |
黑暗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丁 |
黑暗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以上实验最能证明种子发芽需要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
18.为了比较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结构的主要区别,欲将小麦和玉米的叶片制成临时横切标本,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的目标主要是比较两种植物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
B.先用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光量,调焦观察
C.先用低倍镜对焦,寻找叶脉,观察维管束外是否具有“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D.主要观察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有无基粒,这是C3植物和C4植物的主要区别
17.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人口密度 D.出生率和死亡率 C.年龄组成 D.男女性别比例
16.用四倍体的西瓜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的西瓜作父本,进行杂交,可能的结果是:
A.能在四倍体的植株上结出四倍体的种子 B.培育出了三倍体的无籽西瓜
C.能在二倍体的植株上结出三倍体的种子 D.能在四倍体的植株上结出三倍体的种子
15.一位色觉正常的女性(其双亲都为纯合体)与一位色盲的男性结婚,他们的儿子和女儿患色盲的机率分别是:
A.0%和0% B.50%和0% C.25%和75% D.50%和100%
14.脑细胞活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ATP,而学习与脑细胞的活动有关,通常要维持好的学习状态,脑内皆需有充足的ATP供应。于是你马上联想到,一天24小时中,哪个时段身体会有较好的学习状态呢?在测定24小时中小白鼠所释出CO2的量,结果如下图。那么,小白鼠可能有最佳的学习效果的阶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