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03024  203032  203038  203042  203048  203050  203054  203060  203062  203068  203074  203078  203080  203084  203090  203092  203098  203102  203104  203108  203110  203114  203116  203118  203119  203120  203122  203123  203124  203126  203128  203132  203134  203138  203140  203144  203150  203152  203158  203162  203164  203168  203174  203180  203182  203188  203192  203194  203200  203204  203210  203218  447348 

7.某同学在饥饿时,下图中b侧血液比a侧血液增加的成分是

A. O2     B.酒精       C.肝糖元      D.葡萄糖

试题详情

6.下表是某种群基因库中等位基因B、b从1900年至1970年间的变化数据。仅从该表中数据还不能说明 

年  份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B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b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A.1900年显性个体远远大于隐性个体  B.1930年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所占比例接近

  C.环境选择使显性纯种逐步减少    D.隐性纯种能适应这一时期中的环境变化

试题详情

5.基因工程中的基因针线是

A. DNA聚合酶   B.限制性内切酶  C.质粒等运载体   D.DNA连接酶

试题详情

4.对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核糖体不含叶绿体,代谢类型为异养型

B.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体上

C.因为它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含有线粒体

D.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试题详情

3.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多肽链往往需要折叠,才能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发生多肽链折叠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核糖体

试题详情

2.经测定,某植株上叶片甲中的K、P等元素不断地被运到叶片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甲比叶片乙更接近植物的根系   B.叶片乙的生长速度小于叶片甲

  C.叶片乙的细胞比叶片甲更趋于衰老   D.叶片甲细胞中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

试题详情

1.控制大肠杆菌抗药性的基因位于

A.核区DNA上    B.线粒体DNA上  C.质粒上   D.细胞核染色体上

试题详情

40.(选修3)(9分)下图为马铃薯-番茄植株的栽培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

 

杂种植
物幼苗
 
番茄细胞            ③       ④       ⑤

      ②

(1)步骤①②应使用            处理细胞以获得     

(2)步骤③叫做     ,这一过程的完成,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3)细胞杂交成功的标志是         ,植物的再分化最主要是     共同调节的结果。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目的是    

(4)如果番茄细胞内含有A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有B条染色体,则一个马铃薯-番茄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共    个染色体组

            8

试题详情

39.(8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牵引染色体的运动呢?

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假设:染色体的运动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

实验方法:破坏纺锤丝 

方法步骤:

⑴培养洋葱根尖

⑵切取根尖2~3mm,并对它进行解离、漂洗和染色。

⑶将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并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使根尖处于秋水仙素溶液中,在相差显微镜下用一个分裂期时间观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

⑴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⑵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选用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丝,你认为是否可行?试说明理由。

                                  

②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并加以改正。

                                       

                                   

试题详情

38.(6分)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遗传研究。一次他在野生型红眼果蝇原种培养瓶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的雄果蝇。就此他做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将该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交配,其F1无论雌、雄都是红眼。将F1的雌雄果蝇杂交得F2,F2中红眼:白眼=3:1;雌性:雄性=1:1但是,白眼性状只限于雄果蝇。

实验二:用最初那只白眼雄.蝇与实验一中的F1雌果蝇交配,结果后代的比例是巫红眼  (雌):1红眼(雄):1白眼(雌):1白眼(雄)。

实验三:摩尔根将实验二得到的白眼雌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交配,其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跟。

请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结果与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相比,后代性状出现的特点是________。

 (2)他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为什么还要设计实验二?________。

 (3)用遗传图解解释实验三的现象。(显性基因用W表示,隐性基因用w表示)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