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9、(8分)下面甲、乙两图为两个季节(春季某晴天、夏季某晴天)的一昼夜中,某种农作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C点和E点处,植株的生理活动状态是 。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一天中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 段,其中光合作用强度最大的是 时,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时。
(3)乙图中F-G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使该反应过程产生的 逐渐减少,进而影响了CO2的固定。
(4)乙图曲线中E处光合作用暂时降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
(5)若乙图中D、F时间所产生的葡萄糖总量相等,则B、D、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 。
38.(6分)下图是某地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⑴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
。
⑵下列有关人工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使废物资源化
B.减少了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C.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
D.人占有主导地位,是其他生物生存的基础
⑶蘑菇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
⑷右图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农田中某一地段蚯蚓数量的变化,在图中B点时,蚯蚓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型。K值的含义是 ,如果环境条件发生改变,该值 (填“能”或“不能”)发生改变。
37.(9分)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长期以来,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是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中提取和研制的。现在,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将乙肝病毒中的决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基因分离出来,引入受体细胞,再采用一定的方法,让受体细胞生产出大量的基因工程疫苗(乙肝表面抗原)。我国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已经在1992年投放市场,在预防乙型肝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科学家又提出了乙肝基因疫苗,
也称乙肝DNA疫苗的概念,即将乙肝病毒相关基因导入肌肉细胞并表达,诱导细胞产生免疫反应。
(1)与传统的提取和研制乙肝疫苗相比,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研制的疫苗具有
等优点。
(2)将HBsAg基因整合到细菌或哺乳动物细胞内的DNA片段上,需要
、 酶参与,整合的HBsAg基因并不会改变原DNA上各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及各基因的复制、转录过程,原因是 。
(3)将乙肝病毒中HBsAg基因分离出来,引入细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再分别采用 或 的方法,就能让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生产出大量的疫苗。
(4)DNA疫苗在免疫学上成为 。
(5)医学上常以血液中 酶含量来衡量患者是否患肝炎。
36、(9分).在医学上,对于癌症病人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然后再进行“化疗”。“化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的间期,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控制病人病情恶化的目的。1975年英国科学家科勒和米勒坦将B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通过特殊的技术转移到肿瘤细胞内,成功地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株能够稳定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因此获得198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使医治癌症又有了新的突破。请回答:
(1) 杂交瘤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从免疫学角度看,发生癌变的细胞在机体中将成为 。
(2)单克隆抗体是由 控制合成的,合成过程包括 和 两个重要步骤。
(3)“化疗”能控制病情恶化是因为化学药物能通过抑制 ,达到终止 的目的。
(4)将B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转移到肿瘤细胞内的 分子上,使抗体基因在肿瘤细胞内指导抗体的合成。这一技术称为 。
35.(10分)下图是动物和人体物质代谢的图解,看图回答问题:
(1)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家禽的代谢,对鸡注射禽流感疫苗后连续饲喂15N标记的蛋白质10
d,一段时间后检测其血清成分中,含15N元素并对机体免疫能力有明显增高的物质是
。六个月后,在其排泄物的化验中,仍能发现含有少量15N标记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
(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人体的代谢。糖尿病人,机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发生障碍,导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从图中可以看出,联系三大有机物代谢过程的主要枢纽物质是 。若图中的氨基酸是赖氨酸,则其来源不可能是 (填序号)。
(3)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某食谷类哺乳动物的代谢。给该动物饲喂含用14C标记的淀粉较多的饲料,不久在从唾液取得的消化酶中发现有放射性,该消化酶是 ,转变成该物质的过程是 (用序号表示)。如果彻底水解这种消化酶,发现并不是所有水解产物都带有放射性,其中带有放射性的物质是 。该酶是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 合成的,它的加工,运输和释放到细胞外所经过的细胞器依次是内质网、 。
33、(6分)分析下列细胞分裂模式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1)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依次是: 分裂 期
(2)分裂模式图中符合图E中曲线bc段的有 。
(3)图B所示细胞含同源染色体 对。
(4)E图中cd段的含义是 ;ab段表示 。
32.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换成电能的示意图,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和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B.图中B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C.图中C、D代表传递电子的物质,E代表H2O
D.图中F代表NADPH,G代表NADP+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80分)
3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但I、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30.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装片制作过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看到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呈长方形有的正处于分裂状态
C. 分生区细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D. 找到中期细胞后能观察到它逐渐向后期转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